让美国最头疼的不是我们的055大驱,也不是新试飞的六代机,而是中国隐秘的强大作战能力,当中国各种主战装备的造价被曝光,才是让美国最无奈和头疼的! 大家都能看到中国的军费开支远不如美国,但要论新舰下水的速度和规模,中国每年拉出来的舰队数量和吨位都可以让美国感到压力,中国2024年海军新舰下水总吨位达到了15万吨,主力舰艇类型也是一应俱全,从076两栖攻击舰到055型驱逐舰,再到052D和054A护卫舰,还有补给舰、核潜艇,覆盖了海上作战的所有关键环节。 美国方面同年舰艇下水吨数才只有咱们的一半,舰型进步非常有限,基本上整体数量和技术突破都没有太大变化。 中国的造船厂产能全开,多个地点同时开工,一个型号常常是一批接一批造,速度和规模都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美国造大型舰艇的船厂少,造一艘驱逐舰常常需要几年时间,遇到供应链问题往往还会拖延,总量和速度被严重限制。 造价方面更显差距,中国的主力驱逐舰像052D造价在5亿美元左右,同级别美国“阿利·伯克III”造价要27亿美元,几乎能造五艘中国驱逐舰,万吨级055型大驱也只要10亿美元,而美国同级别军舰造价至少三到四倍,投入远多于中国但结果落差明显。 这种低成本不是靠省料,而是背后完整的工业链和自主生产的保障,从钢材到电子设备基本都是中国自己造,不需要外部依赖也不用支付高昂专利和进口费用,中国军舰用的特种钢材早已量产,雷达也是高性能、低成本,规模批量化带来了更多优势,美国则常常遇到原料和供应难题,全部环节加价最终推高了总成本,美国军工企业以盈利优先,外包环节多又复杂,还要花钱游说国会争取预算,这些隐性成本都算在造舰上。 中国海军现役垂发数量已经突破4500多,美国退役老舰后总数下降到8000多,中国几年前不到美国三分之一,如今已经大幅赶上,而且美国的老舰退役快,新舰补得慢,短期内没办法改变这一趋势,只能继续延长老舰服役时间。 中国有几十家造大型军舰的船厂,产业工人多,供应链自主可控,各环节联动畅通,美国虽然科技强,但造船业早已没有往日辉煌,船厂和供应链过于分散,整体效率难以提升。 两国海军的发展差距不是简单的军费多寡,而是看谁的工业体系更扎实、造舰能力更高效,中国依靠自己的完整产业链和成本控制能力在海军现代化道路上快速推进。 你觉得未来海上力量的比拼关键点到底是钱还是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