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身轰炸机首飞,美媒:没有其他国家能媲美 2025年11月14日,中国新一

萧兹探秘说 2025-11-17 18:35:06

中国隐身轰炸机首飞,美媒:没有其他国家能媲美 2025年11月14日,中国新一代隐身无人轰炸机彩虹7完成首次公开飞行的消息一出来,连美国《防务观察》都忍不住给出了“没有其他国家能媲美”的评价,这话可不是随便夸夸,毕竟这类无人隐身飞翼轰炸机,至今确实只有中国拿出了成熟原型还顺利进入了飞行阶段。 放在以前,大家可能都觉得高端隐身轰炸机这块儿肯定是西方的天下,尤其是美国,毕竟他们早年间在军工领域的优势摆在那儿,但这次彩虹7的首飞,算是实实在在给大家换了个新认知。 彩虹7的外形设计就很有讲究,采用的是翼身融合的飞翼式布局,没有传统飞机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机身和机翼无缝衔接,连发动机的进气口和尾喷口都藏在机体上方,再加上全身涂的吸波涂料,雷达想探测到它可没那么容易。 作为一款大型无人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能达到13吨,这个体量可不一般。要知道美国同类的X-45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才6.8吨,英国的“雷神”是8吨,俄罗斯的“鳐鱼”也才10吨,都比彩虹7轻了不少。 而且它能飞到10000到13000米的高空,这个高度已经超出了不少中程地空导弹的最大射高,近程导弹就更难对它造成威胁了,再加上0.5到0.6马赫的巡航速度,最快能到0.75马赫,既能快速抵达任务区域,又能在高危环境下灵活执行任务。 说它没有其他国家能媲美,核心在于“成熟”二字。这些年不少国家都想搞无人隐身轰炸机,美国早从2014年就开始研发B-21“突袭者”,2022年就公开亮相了,2025年9月第二架原型机才开始试飞,可至今还没形成规模化量产能力,而且造价一路飙升,从最初计划的5.5亿美元涨到了逼近10亿美元,美国专家都觉得五角大楼最多只能买到20到30架,根本满足不了大规模作战需求。 俄罗斯倒是有了“鸽子”无人轰炸机并投入量产,但那是四旋翼的小型机型,主要用来装载破片榴弹打击地面人员和无装甲车辆,和彩虹7这种战略级的大型隐身无人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还有英国的“雷神”、法国的“神经元”,要么停留在原型机测试阶段,要么就是在关键技术上迟迟没能突破,至今没听说完成公开飞行的消息。 彩虹7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惊喜。早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它就已经首次公开亮相,这些年一直在持续打磨技术,从设计优化到性能测试,一步步把原型机变成了能顺利首飞的成熟产品。 它的定位是战略级信息保障和高价值目标打击装备,既能在2000千米作战半径外执行持续侦察、电子探测任务,还能通过内置弹仓装弹,执行隐身突防攻击,甚至能对F-22这类隐身目标进行预警和搜索,引导其他战机发起打击,功能全面且实用。 美媒的评价之所以有分量,是因为他们在军工领域一直有着很高的话语权,能被他们承认“没有其他国家能媲美”,足以说明彩虹7的技术硬实力。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军工多年来的持续积累,从早期彩虹系列无人机的不断迭代,到对隐身技术、飞翼布局、喷气式发动机等关键技术的攻克,没有一步是走捷径的。 反观有些国家,要么是研发过程中频繁遇到技术瓶颈,要么是造价失控导致项目推进缓慢,要么就是产品定位模糊,始终没能拿出真正成熟的产品。 彩虹7的首飞,不仅是一款新型轰炸机的亮相,更能看出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发展思路——不追求急功近利,而是按部就班地打磨技术、积累经验,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就能拿出经得起检验的成果。 以前大家总听说西方军工技术多先进,可这次彩虹7用实际表现证明,在无人隐身轰炸机这个高端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 未来这款无人机还能进一步拓展用途,成为国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而它的成功也只是中国国防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出现。

0 阅读:45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