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撑”的资格吗? 先不说别的,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几乎所有关键资源都仰仗进口。而进口依赖度早就突破 97% 的老黄历,实打实的 99% 摆在那,本土连一滴原油都产不出来,纯粹是靠海外 “输血” 活着。 每年烧掉的石油里,八成多都得从中东拉过来,剩下的俄罗斯、印尼那点量不过是凑数,等于所有石油都得坐着油轮漂大半个地球过来,这条航线就是它的生命线,却也是最显眼的软肋。 有人拿那 241 天的石油储备说事儿,这纯粹是自欺欺人,和平时期慢悠悠过日子或许够撑一阵,真到了动真格的时候,这点储备连塞牙缝都不够。 现代战争可不是过家家,当年海湾战争联军 42 天就烧了上千亿美元,日均消耗十几亿美元,导弹战机每动一下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日本那点储备油按这速度造,撑死了也就一个月就得见底。 更别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大量核电机组关停,火力发电占比飙到了全国的 90%,其中液化天然气发电就占了近一半,能源需求直接暴涨 24%,2011 年愣是出现了 31 年来首次贸易逆差,光液化天然气进口额就从 3.5 万亿日元冲到了 8 万亿日元,现在更是离不开这东西。 更要命的是运输线,日本 90% 的能源进口都得走马六甲海峡,八成的中东油轮都得从这儿过,这海峡就是掐住它脖子的手。 当年二战的时候,美国就是靠封锁日本的石油运输线,把它逼得狗急跳墙去偷袭珍珠港,最后那些油船被美军潜艇击沉了 86%,到 1945 年初本土石油进口彻底断了,民间燃油消耗只剩 1940 年的 4%,逼得去挖松树根炼油,要凑够飞机飞一小时的油得花 6000 年,这闹剧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荒诞。 现在更别提了,马六甲海峡、南海这些航线全在现代军事力量覆盖范围内,日本那点海上自卫队看着装备精良,真要护住几千公里的航线,那些油轮就是活靶子。 石油之外,其他资源更是惨不忍睹。制造导弹、战机的关键稀土,日本几乎全靠进口,重稀土里的镝和铽全得看中国脸色,之前想靠澳大利亚摆脱依赖,结果供应链绕三国,成本高了 40 万美元不说,纯度才 99.5%,连高端军工需要的 99.99% 都达不到。 三菱重工去年拿了 1.6 万亿日元军工订单,可没有稀土、钢铁这些原材料,订单就是张废纸,生产线迟早停摆。 粮食更是悬在头顶的剑,按热量算自给率才 38%,在发达国家里垫底,小麦自给率 15%,大豆 21%,食用油更是 97% 靠进口。 政府储备的 100 万吨大米看着不少,也就够全国吃两个月,秋田县还有 800 公顷水田没人种,本来能养活 8.5 万人,现在全荒着。饮食西化让大米消费量年年降,可主粮进口却越来越多,真要是运输线断了,老百姓的餐桌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撑下去。 俄乌冲突那阵子,日本想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一看俄罗斯占了自己近 9% 的液化天然气进口,立马怂了,首相直接拒绝停购,怕一停家庭电费涨两成,工厂成本一年多花 3.7 万亿日元,丰田车都得涨价 8 万日元,下游小厂直接就得倒闭。 最后只能搞 “技术性降俄”,每年降 1% 应付外交,背地里把合同续到 2030 年,还得交 200 亿日元 “保护费”,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说到底,日本的命门全露在外面,能源、矿产、粮食没一样能自己扛,全靠漂洋过海的运输线,可这运输线偏偏脆得像薄纸。 当年撑了十几年是因为有殖民地可抢,现在没了掠夺的资本,又把自己绑在别人的战车上,真到了需要 “撑” 的时候,恐怕连第一个月都熬不过去,还谈什么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