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牙疼”到癌症去世仅用半年:王校长用生命,照亮了谁的盲区? 致敬王校长,但

枫叶漫天 2025-11-17 14:07:00

从“牙疼”到癌症去世仅用半年:王校长用生命,照亮了谁的盲区? 致敬王校长,但请别让“咬牙坚持”成为教育者的宿命 看到湖南王忠诚校长的故事,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48岁,正是干事业的黄金年龄,说走就走了。更让人心疼的是,从他五月说“牙疼”,到十一月离开,这整整半年里,他几乎没好好休息过一天。 报道里有个细节特别戳我——他打完化疗针,不是回家躺着,而是直接回学校,去看看教学怎么样,食堂饭菜好不好。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他心里,学校的事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但今天我想聊的,不是又一个“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悲情故事。我想说说那个被我们忽略的起点——牙疼。 对,就是牙疼。 王校长最早的不适,就是从反复说“牙疼”开始的。多像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啊。 咱们普通人牙疼了怎么办?多半是吃点消炎药,忍一忍,想着“等忙过这阵子再说”。王校长可能也是这么想的——学校要管理,高考要保障,千头万绪,哪有时间去看牙? 可这一拖,就从五月拖到了八月,拖到了确诊舌根恶性肿瘤。 我不是医生,但查了些资料才知道,口腔里的疼痛,很多时候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特别是持续的、反复的疼痛,真的不能硬扛。 王校长错了吗?他当然知道身体重要,但他更放不下肩上的责任。那些等待他决策的工作,那些依赖他的老师和学生,都让他无法按下暂停键。 这让我想起身边很多教育工作者——早晨七点到校,晚上十点离校是常态;周末要开会、培训;寒暑假看似很长,其实大半时间都在忙学校的事。他们不是不想休息,是真的停不下来。 我们总在赞美奉献精神,这没错。但如果奉献要以健康为代价,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沉重了? 王校长把自己活成了一座灯塔,这是同事对他的最高评价。但灯塔也需要定期维护,需要检修,否则再亮的光也有熄灭的一天。 他在去世前一个月还在值班,国庆假期第一天还在巡查校园。这些细节让人敬佩,更让人心酸——如果他早点放下工作去治疗,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可惜,没有如果。 王校长的离开,应该让我们反思一些东西。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能不能别把“轻伤不下火线”当美德?对学校管理来说,能不能建立更合理的轮休制度,让生病的同志必须休息? 身体发出的信号,无论是牙疼还是别的什么,都是生命在提醒我们:该停下来关心自己了。 王校长用生命最后的光和热,照亮了师生的前行路。但愿他的离去,也能照亮我们对教育工作者健康问题的关注——爱护他们,不只是赞美他们的奉献,更要关心他们的疲惫,尊重他们休息的权利。 这座灯塔熄灭了,但他提醒了我们:还有多少盏灯,正在因为过度消耗而变得昏暗?我们能不能别等到灯灭之后,才想起它曾经多么明亮。 希望在天堂,王校长再也没有病痛,再也不用忍着牙疼去工作。也希望人间的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在奉献的同时,好好爱自己。 因为只有你们好好的,才能照亮更多孩子的前程。 教育 分享今日的感悟 注:取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5
枫叶漫天

枫叶漫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