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的41天停摆结束,但是暂时的! 当地时间11月10日,美国正式通过了一份“临时拨款法案”,结束了联邦政府的停摆。但这份法案的本质,就是两党把民生当筹码后的临时休战,根本没解决任何核心矛盾,而1月30日的“重启倒计时”从法案通过那天就已经开始了。 这次停摆的导火索说白了就是两党在钱和政策上的拉锯,核心卡在《平价医疗法案》的医保补贴上。民主党非要把补贴延长和拨款绑在一起同步表决,怕共和党事后翻脸不认账;共和党偏要拆开,坚持“先给钱开门再谈补贴”,还拿“补贴有欺诈”当借口拒绝妥协。 参议院里共和党占53席,民主党47席,而拨款法案得60票才能过,这意味着共和党得拉8个民主党人站台,可前14次投票全黄了,两党连正经磋商都没进行过,就这么耗到了第41天。 停摆期间的代价全砸在了普通人身上。据两党政策中心统计,67万联邦雇员被迫停薪留职,73万关键岗位人员得无薪上班,其中包括1.3万名空管和5万名机场安检员,42%的无薪员工已经房贷或信用卡逾期。 4200多万依赖食品券的人更惨,11月的救济金直接停发,就算法官逼着政府动应急资金发了一半,密西西比那些州得等到12月初才能全补上,不少家庭只能天天盯着食品银行的库存。 民航系统也崩了,40个主要机场削减10%航班,光11月9日就有3200多架次取消、超1万架次延误,再拖下去假期出行季可能要砍20%。 经济账更难看,国会预算办公室算过,停摆每4周就亏70亿美元,8周就是140亿,直接拉低四季度GDP增速1到2个百分点,全年增速可能从2.1%跌到1.5%以下。 旅游业单是到11月5日就赔了50亿,中小旅游企业倒闭风险涨了25%,密歇根大学的民调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到50.3,62%的人开始砍非必要开支,38%推迟了买房买车。 可这份救急的临时法案就是块“遮羞布”,只给农业部、退伍军人事务部这些少数部门批了全年经费,大部分机构只能按现有水平拿到1月30日的钱,等于啥长期规划都做不了。 共和党虽说答应12月中旬就医保补贴投票,但众议院议长压根没保证众议院会跟进,这承诺跟空头支票没区别。更关键的是,两党在开支上的核心分歧还在——共和党要砍非国防支出,民主党死保民生项目,这矛盾没化解,只是暂时搁置了。 看看民调就知道两党根本没吸取教训,61%的人觉得共和党只顾党派利益,68%认为民主党把博弈放民生前面,国会支持率才15%,近八成不认可,35%的人对两党都不信。 加上2026年中期选举要来了,民主党刚在特别选举里赢了,更不可能轻易妥协。还有最高法院可能1月就特朗普的关税案出裁决,到时候拨款到期、医保补贴没着落、法院裁决添乱,三大风险凑一起,再停摆的概率并不算小。 这并不是停摆的结束,而是给两个月后的下一场政治闹剧先买了张门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