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小宝,有件小事意外触动了我。他没站稳,小脑袋不小心被墙“亲”了一下。本以为要哭,结果小家伙坐起来,用脑袋轻轻又碰了两三下墙。好像在确认:“刚刚那一下,是不是因为你太硬?”确认完,他还自己乐了。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 —— 这几秒钟发生的,是当下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的三件事: 自监督学习、强化学习与安全探索。**1. 自监督学习:世界就是监督信号宝宝没有标注数据,更没有“大模型训练师”。但他通过主动与环境互动,自己生成了用于学习的“数据-反馈”。疼痛、触感、声音,这些感官反馈就是他亲手制造的监督信号。这是最纯粹、也最高效的学习方式。2. 强化学习与好奇心驱动探索状态:人在墙边。动作:用头撞。奖励:疼 = 巨大负奖励;轻碰 = 微小负奖励 + 巨大的“好奇心”内在奖励。这就是强化学习里前沿的方向之一:如何设计内在动机(如好奇心),让智能体不只为外部奖励,也为获取新知而行动。人类天生就内置了强大的好奇心模块。3. 安全探索:一次高代价试错,成本验证假设高代价反馈(撞疼) → 触发安全机制 → 切换到小代价试探模式(轻碰) → 输出稳定规则(墙是硬的)。这套流程,是机器人领域梦寐以求的 “安全探索” 范式:用一次教训,学会如何以最低成本验证假设,并长久的将该风险排除在行为策略之外。 宝宝天生就拥有这套精妙的算法。4. 世界模型:人类从出生就在构建统一的“因果引擎”从睁眼那一刻起,他就在构建一个统一的物理—社会—因果世界模型:重力是什么、什么是硬、软,硬的撞了会痛→我哭的时候妈妈会来他人表情意味着什么行为会导致什么结果他不是在记数据,他在建立“因果机制”。且他只要拍过桌子、柜子、椅子,他就能把“硬→不能撞”泛化到所有坚硬物体上。这就是人类智能恐怖的地方:真正的理解,是自动泛化的。所以那一瞬间,我突然理解了一件事:AI 想成为真正的“智能体”,必须像人类宝宝一样学世界。不是暴力的喂它更多数据,而是让机器实现三件事:能通过互动自我生成数据(自监督)能从反馈中优化行为,并被好奇心驱动(强化学习)能构建统一的因果世界观(世界模型)
周末带小宝,有件小事意外触动了我。他没站稳,小脑袋不小心被墙“亲”了一下。本以为
天鼎谈汽车啊
2025-11-17 11:42: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