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11月16日)下午报道:“高市内阁支持率升至69%。共同社15、16

鉴清评趣 2025-11-17 11:08:42

日本共同社(11月16日)下午报道:“高市内阁支持率升至69%。共同社15、16两日实施的全国电话舆论调查显示,高市内阁的支持率为69.9%,较上次10月的调查上升5.5个百分点。不支持率为16.5%。 10月22日,高市内阁刚成立时便以71%的支持率位列日本历届新内阁第五,远超石破内阁与岸田内阁成立之初的50.7%和55.7%。短短一个月后,支持率非但未降,反而逆势上扬,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 从政策层面看,高市早苗提出的“负责任的积极财政主义”精准击中了日本民众的痛点。当前日本正面临通胀压力与工资增长乏力的双重困境,民众迫切希望“工资能跑赢通胀”。 高市承诺恢复安倍经济学,推动量化宽松、国家投资,并通过减税激励企业加薪,这一组合拳让不少人看到了生活改善的希望。调查显示,41%的支持者直言“对政策寄予厚望”,这成为支持率攀升的核心动力。 人事安排上,高市早苗也展现出老练的政治手腕。她任命经验丰富的茂木敏充负责外交,小泉进次郎主管防卫,林芳正掌管总务,既平衡了党内各派系利益,又向外界传递出务实稳健的形象。 更耐人寻味的是,她让混血背景的小野田纪美担任“外国人共生社会担当大臣”,这一举措被解读为缓解排外情绪的象征性操作,成功吸引了一批中间选民。 但真正让高市内阁支持率“坐上火箭”的,是其在安全议题上的强硬表态。针对台海局势,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宣称,若“台湾有事”将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并暗示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一言论虽引发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说得太过”的批评,却在日本国内掀起波澜。共同社调查显示,48.8%的受访者赞成或倾向于赞成在“台湾有事”时动用武力,仅44.2%表示反对。与此同时,60.4%的人支持增加防卫费以强化军力,这种“安全焦虑”转化为对高市内阁的实质性支持。 高市早苗的个人特质同样不可忽视。她以“意志坚定、有话直说”的形象著称,在自民党内其他候选人被认为“经验不足”或“缺乏深度”时,她凭借资深政治家的光环脱颖而出。 尤其在18至39岁年轻群体中,她的支持率高达80%,远超前任石破茂的15%。这部分选民既对传统政治感到厌倦,又被高市“打破常规”的姿态所吸引,成为支持率飙升的新生力量。 不过,高市内阁的支持率狂飙并非没有隐忧。日本三季度GDP初值显示,实际GDP年率下降1.8%,经济颓势尚未扭转。若高市的财政刺激政策未能如期见效,民众的耐心可能迅速消退。 此外,其在历史问题上的右翼立场——如长期参拜靖国神社、反对“村山谈话”中的“侵略”表述——虽在保守选民中受欢迎,却可能加剧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进而反噬国内支持率。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高市内阁的高支持率折射出日本社会的深层变化。近年来,日本政治呈现“保守通胀”趋势,主流政党纷纷向右翼靠拢,导致部分选民转向更激进的民粹力量。 高市的崛起正是这一浪潮的受益者,她通过强化国防、限制移民、复兴传统价值等议题,成功凝聚了保守派与年轻城市选民的支持。 但这种“向右转”的集体狂欢,也让日本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孤立,甚至可能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棋子,将自身推向危险边缘。 高市内阁支持率逼近70%的背后,是政策红利、人事博弈、安全焦虑与个人魅力的多重叠加。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哪个内阁能仅靠支持率数字长久执政。当经济数据持续低迷、外交摩擦不断升级时,这场“右转狂欢”还能持续多久?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0 阅读:39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