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铁娘子魏德尔发出警告:千万不要把中国和俄罗斯混为一谈。她指出,中国是一个自信的民族,历史上遭受过很多侵略,现在正是这个民族最强盛的时候,招惹他们后果很严重。 这位曾在上海弄堂里和退休工人聊过天、能说流利普通话的德国选择党领袖,看中国的视角和其他欧洲政客截然不同。六年的在华生活经历让她透彻理解了这个文明古国的行事逻辑——你对它展示诚意,它便回报以合作;你触碰它的主权红线,必然遭遇坚决反击。 欧洲一些政客沉迷于冷战剧本,硬要把中国和俄罗斯塞进同一个“对手”框框里。魏德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战略上的严重误判。俄罗斯更多是出于安全焦虑与北约硬碰硬,而中国这几十年埋头搞发展、做贸易,根本兴趣不在集团对抗。把两个历史背景、战略目标完全不同的国家混为一谈,只会逼着中国走向对立面,让欧洲自断臂臂。 看看数据就知道中欧利益绑定有多深。53年来中德贸易额从24亿美元猛增到7858亿美元,德国汽车、化工产品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和供应链也在为欧洲解决实际问题。可当布鲁塞尔跟着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时,魏德尔是少数清醒反对的政治家,她算得明白这笔账:德国车企三分之一的销量依赖中国市场,这种对抗根本划不来。 欧洲的尴尬处境像极了两头受气的受气包。这边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能源价格飙升、通胀高企;那边又对华为5G设限,白白错失技术合作机遇。美国前脚用《通胀削减法案》挖欧洲制造业墙脚,后脚又让欧洲为乌克兰危机买单。魏德尔毫不客气地讽刺,欧洲简直成了“替美国挡子弹”的冤大头。 要想摆脱这种附庸地位,魏德尔开出的药方直击要害——对中国讲诚意,对美国拼实力。诚意意味着尊重中国的主权敏感点,别动不动拿台湾、南海问题挑衅;实力则需要欧洲在能源、科技和国防领域补足短板,别再指望美国保护伞。欧盟最近给苹果、元宇宙开出7亿欧元罚单,算是实力对抗的起步信号。 选择党能在民调中攀升至第二位,获得20%的支持率,甚至得到马斯克公开称赞,恰恰说明魏德尔的务实主张击中了德国选民的痛点。能源危机让德国中小企业倒闭潮蔓延,农民走上街头抗议,越来越多德国人开始反思那种跟着美国指挥棒转的外交政策是否真的符合自身利益。 世界早就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时代了。欧洲若能放下傲慢与偏见,在尊重中国核心利益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完全可以在多极化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是继续在战略上仰人鼻息,经济上摇摆不定,最终只能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魏德尔的声音或许在柏林议会里还被孤立,但她的主张已像一面镜子,照出欧洲战略自主的迫切性。德国汽车产业依赖中国市场的现实不会改变,全球气候变化治理需要中国参与的规律不可违背。欧洲是继续当跟班,还是勇敢做自己,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就藏在魏德尔的警告声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