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钟伟被人装进麻袋,丢进江水中,他拼命挣扎,才挣脱麻袋上了岸。上岸后,他打了一个电话:“我是钟伟,现在还活着,来抓我啊!” 钟伟这人出生在1911年湖南平江一个穷乡僻壤的农家。那时候农村日子苦,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小时候就得帮着干农活,挑水砍柴啥的,没机会好好读书。长大点,1928年他17岁,听说当地有起义,就二话不说跑去参加,从此走上革命路。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他从底层士兵干起,次年入团,1931年成为党员。红军时期,他随红三军团打仗,从战士升到连指导员,经历了不少硬仗。长征那会儿,他带着队伍翻雪山过草地,组织大家建桥渡河,硬是挺过来了。 抗日战争打响后,钟伟调到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当上二十八团团长。在苏北地区,他领兵跟日军周旋,组织夜袭敌营,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他的部队打得有声有色,战绩一个接一个。解放战争中,他升任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师长,辽沈战役里,他的师冲在最前面,攻下锦州那些难啃的阵地。他的指挥风格猛得很,敌人一提他就头大,部队里都管他叫猛将。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干过广西军区参谋长和防空军司令部参谋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 不过钟伟这人脾气直,爱说实话。1959年军委扩大会议上,他为别人说公道话,结果被调到安徽当农业厅副厅长。到了那儿,他还是老样子,坚持原则办事,不肯随大流。1967年,他在合肥因为拒绝某些人的要求,得罪了一帮家伙。那伙人怀恨在心,纠集二十多人对他下手。钟伟身手不差,一个人打倒了两个,但终究人少,被绑了手脚塞进麻袋,扔进江里。他靠着随身小刀割开绳子和麻袋,游到对岸逃脱。之后他打电话给对方,表明自己还活着。 这事发生后,钟伟知道不能轻易露头,就在乡下躲了好几个月,靠老战友和群众帮忙避开追捕。局势稳下来,那些害他的人一个个被处理掉。1980年,中央军委给他平反,恢复名誉,先定正兵团职待遇,后来升到大军区副职。他回北京住进简单公寓,晚年过得清廉,对子女要求严,从不走后门。1984年他病逝,享年73岁,遗言是不用补薪水。老家平江建了纪念馆,放着他用过的物品。 话说钟伟从小在农村长大,那环境造就了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没读多少书,但他聪明,学东西快。参加起义后,他很快就适应军营生活,训练时总冲在前面。红军时代,他参加的战斗多,积累了不少经验。长征路上,条件艰苦,他帮着管理队伍,确保大家不掉队。抗日时期,他的团在苏北打游击,灵活机动,多次挫败敌军进攻。那些年,他的部队扩大了不少,士气高涨。 解放战争是钟伟生涯的高峰。在东北,他带的师作战凶猛,辽沈战役中攻克锦州,贡献大。新中国后,他转到行政岗位,但军事素养没丢。授衔时,他是少将里比较年轻的。调到安徽后,他干农业工作认真,经常下乡调研,帮助农民解决问题。1967年那件事,让他经历生死考验,但也显示出他的韧性。他逃脱后,没慌张,而是找地方藏身,等待时机。 后续发展里,钟伟的平反是个转折。恢复待遇后,他生活低调,不张扬。公寓里东西少,就些旧物件。子女大多当农民,他没帮他们安排工作,坚持自食其力。病逝前,他写遗言,体现出一生原则。老家纪念馆保存了他的遗物,让后人了解他的贡献。他的故事流传开来,激励很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