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到2025年,湖北蕲春农商行三次招标采购工作服,累计花费619万元。这个数字让不少人皱起了眉头。钱花得值不值?流程合不合规?公众的疑问像潮水一样涌来。 先看看2025年的这笔采购。489名员工,每人拿到2件长袖衬衫、3件短袖衬衫、1件风衣、1件羽绒服,还有一些配饰。折算下来,人均花费约3647元,中标价178.2万元。衬衫是日常消耗品,多备几件可以理解。风衣和羽绒服这种低频使用物品也批量采购,就让人琢磨了。 往前翻,2022年这家银行通过6家公司分类采购,花了326.5万元。2024年又由同一供应商中标114.2万元。三年时间,工作服上的支出就到了619万元。 供应商名单更引人注目。湖北赛尚服饰连续三次中标,从2022年到2025年,累计获得360.7万元订单,占采购总额的58.3%。一家公司能长期拿下大部分订单,背后有什么门道? 面对质疑,银行起初回应说"流程经上级核准"。后来干脆以"金融机构不接受采访"为由,不再多说。这种态度反而让疑问更多了。 巧合的是,2025年10月,这家银行刚因为信贷管理失当被罚100万元。工作服采购风波和处罚消息叠加,公众对公共资金使用的关注度更高了。 工作服采购本是小事,但放在金融机构身上就不一样了。银行用的是储户的钱,每一分支出都该经得起推敲。619万元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普通员工十几年的工资。如果真能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员工归属感,也算物有所值。关键是要说清楚为什么买、怎么买、为什么找这家买。 公众质疑的不是员工该不该穿工作服,而是采购过程是否透明、价格是否合理、供应商选择是否公正。这些问题不回答,619万元的工作服就会变成一本糊涂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借鉴



用户33xxx03
人微言轻。顶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