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年夜里,张全义刚让府里撤下酒宴,忽然听见内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的儿子张继

武某人 2025-11-15 17:21:53

911年夜里,张全义刚让府里撤下酒宴,忽然听见内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的儿子张继祚冲进来,手里握着剑,满脸怒意:“爹,他要我娘亲和妹妹过去侍奉!我忍不了,我现在就杀了他!” 张全义愣了一瞬,看着儿子提着剑往外闯,他伸手拦住,声音压得极低:“你现在杀他,我就先斩了你。” 他的儿子怔住了,半晌说不出话。 那天朱温突然说要来河南府做客。身为后梁皇帝,他一句招呼,就是张全义必须全力接待的大事。张府从下午开始忙碌,把能准备的都准备到位。 刚开始酒桌气氛还能维持住。朱温讲起旧事,说当年帮张全义赶走李罕之,是为了让河南府能安定下来。张全义连连道谢,表示永远不敢忘恩。等酒喝得差不多了,朱温的话渐渐失去分寸。 他开始问张家的内宅情况,还借着笑意让张全义把妻女请出来陪坐。按礼法说,这种要求让人很难拒绝。张全义只能照办。 可随着朱温酒意越浓,他的目光落在张家妻女身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张全义心中发沉,却不敢露出异色。他知道皇帝稍有不悦,一句话就能让河南府再度生灵涂炭。 宴散后,本以为朱温该起驾回营,他却说要留宿。更糟的是,他派人传话——让张全义的妻女过去服侍。 张继祚接到消息后怒火攻心,冲进正厅就要提剑去拼命。也就在这时,张全义拦住了他。 张继祚激动得浑身发抖:“这是奇耻大辱!我是男人,怎么忍得了?他要侮辱母亲和妹妹,儿子岂能坐视?” 张全义沉着脸,把门关上。他低声说:“你要是动手,张家今晚就没了。” 他把儿子压着坐下,一句句说清当下的局势:“李罕之当年扣住我全家,要杀就杀,是朱温派兵救了咱们。如今他是皇帝,敢杀郓州节度使一家几十口的人,也敢杀咱们。你若死并非难事,可你若让全家陪葬,我做父亲的就算死也没脸见祖宗。” 他说得越多,张继祚的手越抖。他知道父亲说的都是事实。朱温掌握的军力太强,一个不高兴,就会把河南府碾得片瓦不剩。那些年逃荒回来的人,好不容易才在张全义的治理下能活下去。 张继祚最终放下剑,却仍觉得胸口堵得慌:“若咽下这口气,我以后怎么做人?”张全义只回了短短一句:“等这天过去,再想后事。” 当晚,他做出了痛苦的决定,让妻女依旨而去。这件事成了张家心底永远的伤。 几天后,朱温从河南府回到汴州。他赏赐张家大量金帛,还任命张继祚为官。表面看来,这是一场“恩典”。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其实是朱温示威:张家必须服从,否则没有明天。然而朱温没能得意太久。 两年后,他被儿子朱友珪刺杀。后梁政权开始走向崩裂。张全义嗅到风向变化,转投后唐。后唐皇帝见他善于稳定民生,再度重用他,让河南府继续由他掌理。 后唐政局动荡时,有人起兵反叛。张继祚听闻消息后,竟主动加入。他清楚风险,却依然去了。他告诉身边的人:“我不能像父亲那样忍一辈子,有机会就要争个明白。” 叛乱失败后,他被擒,临刑前,他大喊:“我死无悔!当年之辱吞不下去,今日算是替自己讨回一口气!”围观的人无不唏嘘。 张继祚用死表达愤怒,却无法改变历史。张全义后半生都活得小心翼翼,他的选择带着苦涩,却在乱世背景下保住了无数人的命。

0 阅读:75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