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预料到了刘诗雯会激动,也预料到了她会不舍, 可我真没预料到,她会在全运会女

扬扬妈妈 2025-11-15 13:52:47

我预料到了刘诗雯会激动,也预料到了她会不舍, 可我真没预料到,她会在全运会女单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蹲在球台边那么久——手指一遍遍划过球台的白色边线,像是在摸自己养了二十多年的孩子,眼泪砸在蓝色胶皮上,没发出多大声,却比全场的掌声还让人揪心!你知道吗?她站起身的时候,握球拍的手还在轻轻抖,不是打累了,是舍不得松开那支陪她赢过世界杯、拼过奥运会的球拍,那可是她13岁进国家队时,教练亲手给她挑的第一支专业球拍,后来换了无数支,却始终保留着同款的重量和拍柄粗细。 谁忘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混双决赛?她和许昕拼到最后一局,11-13输了的时候,她站在原地愣了好久,不是不甘心,是怕辜负大家的期待。后来采访里她说“晚上睡不着,总想起球台上的每一个球”,可转头就投入全运会的备战,手腕旧伤复发的时候,队医拿着肌效贴劝她“先歇一场”,她却摇头说“再试试,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打全运会了”。你见过她贴肌效贴的样子吗?左手帮右手缠,缠得特别紧,怕打球时松动,缠完还得握拍试几下,确保不影响正手攻球的发力,那认真的模样,哪像个拿过20个世界冠军的老将,倒像个怕出错的新人! 2024年全运会女单半决赛,她对阵18岁的小将,打到第五局10-10平的时候,右肩突然疼得抬不起来,裁判问她要不要暂停,她咬着牙摇头,揉了揉肩膀就继续打。最后一个球,她靠一个侧身快带得分,赢了之后没欢呼,反而先摸了摸肩膀,对着对手笑了笑——那笑容里有欣慰,也有释然,像是在说“乒乓球的未来,交给你们了”。赛后她在更衣室里,对着镜子脱运动服,肩膀上的肌效贴全湿透了,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小声说了句“谢谢啊,小枣”(她的外号叫小枣),那一幕被跟队记者拍下来,好多网友看了都哭了,说“这哪是退役,是跟自己的青春告别啊”! 这里藏着三个专业知识点,懂球的人都知道:第一,刘诗雯的“近台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对反应速度和爆发力要求极高,32岁还能保持这种打法,靠的是每天2小时的专项反应训练,比如对着发球机接不同旋转的球,练到手指都磨出茧子;第二,她的手腕旧伤是2018年世乒赛备战时落下的,当时为了练反手撕,每天重复同一个动作上千次,后来每次大赛前都要提前两周进行康复训练,光手腕力量训练就有5个项目;第三,她是女子乒坛唯一的“世界杯五冠王”,2009年到2019年十年间,五次站上世界杯最高领奖台,这种稳定性在乒坛史上都少见。 你有没有看过刘诗雯2019年世乒赛女单决赛?她4-2赢陈梦那场,最后一个球她打了个正手直线,得分后扔掉球拍,捂着嘴蹲在地上哭,当时解说员说“这是她等了10年的世乒赛女单冠军”!你那时候有没有跟着激动?或者你有没有过为了一件事坚持十几年,最后告别的时候特别不舍的经历?其实刘诗雯的激动和不舍,不是因为输不起,是因为她把最好的青春都给了乒乓球,球台见证了她的汗水、眼泪、胜利和遗憾,这种感情,不是外人能懂的。 她后来在退役仪式上说“我会一直关注乒乓球,会去基层教小朋友打球”,说这话的时候,她手里还拿着那支旧球拍,拍面上的胶皮都快磨平了,却还舍不得扔。真正的热爱从来不是占有,是即使离开,也想为它做点什么。刘诗雯的激动,是对乒乓球最纯粹的热爱;她的不舍,是对这段奋斗岁月最珍贵的纪念。这种热爱和坚持,比任何冠军都更能打动人心,也更能激励年轻选手——原来只要够热爱,就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能在离开的时候,带着骄傲和释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0

猜你喜欢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