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辞退了一个还在试用期的 00 后女生,谁知女生出门就去仲裁了。理由首先是试用期超过三个月,其次是辞退理由不合理。 这个女生叫林晓,刚毕业半年,当初进这家做电商代运营的小公司时,HR 拍着胸脯说 “试用期三个月,转正后待遇涨三百”,她想着先积累经验,没细究就签了合同。入职后她每天最早到公司,帮运营组整理数据、给客户发产品资料、甚至主动帮前台盯快递,连保洁阿姨都说这姑娘勤快。结果试用期刚满两个月,HR 突然把她叫到小会议室,说 “领导觉得你跟团队磨合得不好,今天就办离职吧”。 林晓当时正拿着刚打印好的客户周报表,听到这话手里的纸“哗啦”掉在地上。她蹲下去捡的时候,脑子还没转过弯——上周三组长还夸她数据分类清楚,客户群里李姐昨天还私下发消息说“小林发的资料比之前那个专员明白多了”,怎么突然就“磨合不好”了? “王姐,”她捏着报表抬头,声音有点发紧,“磨合不好是指哪件事?我要是哪里做得不对,你指出来我改啊。” HR王姐往后靠在椅背上,手指在桌面上划拉着手机,头都没抬:“这是领导定的,我也只是传达。你看你这俩月,工位旁边堆的快递盒子比前台还多,天天帮保洁阿姨倒垃圾,哪有心思干正事?” 林晓一下气笑了。那些快递是前台小姑娘怀孕了,她看人家弯腰不方便才搭把手;倒垃圾是早上来早了顺手的事,怎么到这儿就成“不务正业”了?她想起入职时签的合同,当时急着上班没细看,只记得HR说“试用期三个月,干得好就转正”,现在才俩月,凭啥说辞退就辞退? “合同呢?”她突然问。王姐愣了下,从抽屉里翻出份复印件扔过来:“在这儿呢,签了字的,试用期1-3个月,公司有权根据表现调整。” 林晓拿起合同,手指划过“试用期”那一栏——果然写的是“1-3个月”,可当时王姐明明拍着胸脯说“三个月”,现在这模糊不清的写法,不就是留了后手?她又翻到辞退条款,里面写着“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解除合同”,可公司从头到尾没给过她“录用条件清单”,连绩效考核表都没填过一张! “行,离职手续我办。”林晓把合同叠好塞进包里,没哭没闹,转身出了会议室。路过工位时,旁边的张姐偷偷塞给她颗糖,小声说:“别往心里去,昨天老板还说要裁人节省成本,估计是拿试用期的开刀。” 林晓捏着那颗糖,站在公司门口的台阶上,秋风刮得脸疼。她没回家,打开手机地图搜“劳动仲裁委员会”,最近的一家在三公里外。她骑着共享单车过去,路上给大学学法律的室友发消息:“试用期没给录用条件,口头说三个月实际合同写1-3个月,现在俩月无理由辞退,能仲裁不?” 室友秒回:“稳赢!准备好合同、工牌、考勤记录,去仲裁委填申请表,就说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到了仲裁委,窗口的大姐听她讲完,指着表格说:“姑娘你这情况不复杂。第一,试用期约定‘1-3个月’不明确,按规定得按上限算,也就是三个月,现在俩月辞退,属于提前解除;第二,公司说你‘磨合不好’,得拿出证据,拿不出就是违法解除,得赔你赔偿金;第三,看看社保给你交没,没交的话一起写上,让公司补缴。” 林晓边听边记,把工牌照片、钉钉考勤截图、和客户的聊天记录都导出来打印好,填完表递上去。大姐收材料时说:“回去等通知,我们会联系公司调解。” 三天后,仲裁委打电话说公司那边愿意调解。林晓到的时候,王姐和一个自称“法务”的男人坐在那儿,脸拉得老长。“小林啊,都是年轻人,没必要闹这么僵,”王姐递过来个信封,“这里面是五千块,你撤诉,这事就算了。” 林晓没接:“王姐,我不是为钱。你们要是觉得我干得不好,拿出证据来,我认;要是没证据,就得按规定来——赔我一个月工资,把这俩月的社保补上。” 那个“法务”突然拍桌子:“你别给脸不要脸!我们公司有的是钱,跟你耗得起!” 林晓也站起来:“耗呗。我刚毕业,有的是时间,就是不知道你们公司要是被贴上‘违法辞退员工’的标签,客户还愿不愿意找你们代运营。” “法务”的脸一下白了。最后调解结果出来:公司赔偿林晓一个月工资,补缴两个月社保,还得给她开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拿到调解书那天,林晓给张姐发消息:“谢谢那天的糖。”张姐回了个笑脸:“听说王姐被老板骂惨了,以后咱公司签合同都不敢写‘1-3个月’了。” 林晓看着消息笑了,把调解书放进文件夹。她知道自己不是多厉害,只是不想让努力干活的人被随便欺负——试用期的打工人咋了?试用期也该有尊严,该争取的权益,一分都不能少。
公司辞退了一个还在试用期的00后女生,谁知女生出门就去仲裁了。理由首先是试用
活泼暖阳
2025-11-15 12:54:41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