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驻日大使馆明确使用“倭寇”一词,是第一次,也属罕见! 近日,我国驻日本大使馆科普了一段福建的历史,而当年那里可是倭寇侵扰的重灾区。 嘉靖四十二年冬天,两万多倭寇围着仙游城打,城里守兵加民兵才四百多人,差点就被攻破,最后还是戚继光带着六千戚家军增援,连拔倭寇四座营垒,才算解了围。这一战就打死倭寇四百九十多人,救回三千多被掳的百姓。 更早的嘉靖四十一年,戚继光在宁德横屿岛打的那仗更经典,倭寇占着潮来成海、潮退成泥的孤岛当巢穴,戚继光带着兵背着草捆填泥涉渡,三个时辰就端了窝,斩了三百四十个倭寇,还有六百多倭寇逃海里淹死了,救回八百多百姓。 这些记载不是传说,而是实打实写在史料里的血泪账,大使馆提这些,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记着,“倭寇”二字背后是中国沿海百姓曾经的深重灾难。 而这波操作的由头,显然是高市早苗近期的那番越界言论,其公然把中国维护主权的行动歪曲成“生存威胁”,还妄称台海动武算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自卫队能搞集体自卫权介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嘴碎,而是赤裸裸干涉中国内政,碰了台湾问题这条红线。 更鸡贼的是,她还用法律术语包装这套说辞,想给自己的军事冒险披层“合法”外衣,结果连日本国内都炸了锅,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直说“震惊”,资深政客小泽一郎更骂她“极为危险”,说她根本没有首相该有的自觉。 面对这种挑衅,薛剑领事的反击堪称精准打击。先是用“莫名其妙突然吐出一个脏头,就应该一手把它给剁掉”的硬话戳破对方的伪装。 再被举报删帖后更直接升级火力,搬出《中日友好条约》和《联合国宪章》的“旧敌国条款”,警告日本别“再次遭到像战败那样的民族毁灭”,一下就戳中了日本社会的历史痛点。 紧接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连发“三问”追问日方意图,形成了外交官冲锋、官方补位的组合拳,压力给得实实在在。就在这节骨眼上,驻日大使馆抛出“倭寇”一词,等于把历史和现实狠狠捆在了一起。 当年的倭寇靠船坚炮利抢地盘,如今的某些日本政客靠嘴炮挑事、妄图干涉主权,本质上都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冒犯。 外交场合向来讲究措辞委婉,能用“强烈反对”“严正交涉”就不会用更尖锐的词,这次特意挑了“倭寇”这个带着历史重量的词,就是明着告诉对方:你们的挑衅我们接收到了,而且我们清楚这种行径的本质,不要想能够蒙混过关。 这不是一时兴起的情绪宣泄,而是有历史案例打底、有现实事件支撑的精准表态,既呼应了薛剑领事的强硬立场,也给所有外部势力划了红线——主权问题上的歪心思,就像当年的倭寇一样,注定不会得逞。 这种表态里藏着的,是14亿人的共识,更是不允许历史重演的坚定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