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一家汽修店老板遭遇了“天降罚单”!因为将三个空机油桶临时堆放在店门口,被环保部门罚款5万元!老板欲哭无泪:“连10分钟搬离的时间都不给,直接开5万罚单,这不是小过重罚是什么?"而瑞安环保局回应:5万元已是最低处罚标准。 彭老板开这家汽修店有些年头了,平日里就是修修车子、换换机油,生意不算红火,但凭着踏实肯干,每个月也能挣几千块钱养家糊口。那天会把空机油桶放门口,纯属特殊情况,店里正好在刷地坪漆,满地都是涂料,实在没地方搁置东西。 他看着那三个空桶,桶盖都拧得严严实实,里面剩下的一点油污根本不会渗漏,想着就临时放在门口,等刷完漆腾出地方,顶多半小时就搬进去,万万没想到会闯下这么大的祸。 事情发生得挺突然,环保部门的执法人员没打招呼就到了店门口,看到那三个空机油桶,二话不说就拿出设备拍照取证。彭老板一看这阵仗,心里立马慌了神,赶紧上前解释,说这只是临时堆放,店里正在施工没多余空间,现在马上就能搬走,能不能通融十分钟,保证把东西清理干净。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合情合理的请求被当场拒绝了。执法人员没多听他的辩解,直接拿出罚单,告诉他罚款5万元。彭老板拿着罚单,手都在发抖,反复跟执法人员沟通,说自己知道随意堆放不对,但确实是特殊情况,既没造成污染,也没带来安全隐患,怎么就罚这么多? 但对方只明确表示,这已经是最低处罚标准了,没得商量,还提醒他要是不签字,就按不配合执法处理,罚款金额可能还要翻倍到10万。 彭老板当时真是欲哭无泪,他这小店本来利润就薄,5万元相当于大半年的纯收入,这一纸罚单下来,别说盈利了,能不能撑下去都成了问题。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又不是故意乱堆乱放,也没造成任何实际危害,就因为三个临时放置的空桶,连十分钟的整改时间都不给,就要面临这么重的处罚,这难道不是小过重罚吗? 这事很快就在网上传开了,网友们议论纷纷,看法也分成了两派。 不少人都替彭老板抱不平,觉得环保执法是好事,但也得讲人情、分情况。三个封好的空桶,临时放了不到半小时,既没漏油污,也没影响他人,直接罚5万确实太苛刻了,完全没考虑到小商户的生存不易。 还有人吐槽,那些偷偷排放废水、污染严重的大工厂不去严查,反而盯着小汽修店的几个空桶,监管方向有点本末倒置。 但也有一部分网友觉得,环保是底线,不能含糊。空机油桶属于危险废物,按照规定确实不能随意堆放,执法部门罚款是有法律依据的。 要是这次开了先河,以后大家都以“临时堆放”为借口违规,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严格处罚也是为了起到警示作用。 后来瑞安环保局出来回应,证实这5万元确实是最低处罚标准。原来根据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随意堆放危险废物,起步罚款就是10万元。 而温州当地有“柔性执法”的补充规定,只要没造成实际污染、数量不大,并且能及时整改,罚款可以减半。彭老板的三个空桶加起来才几十公斤,远低于150公斤的重点监管标准,而且他事后也马上把桶搬走了,符合减罚条件,所以才罚了5万,这已经是依法从轻处理的结果。 虽然法律层面有明确依据,但大家的争议并没有就此平息。不少人觉得,执法的初衷应该是教育和整改,而不是单纯的罚款。 后来官方也发布了通报,承认执法人员在现场存在态度生硬、解释不清的问题,已经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其实这事本质上就是环保底线和民生底线的碰撞。环保当然要严抓,毕竟生态安全是所有人的福祉,但对小商户来说,生存同样重要。 这张5万元的罚单,也给所有小商户提了个醒:环保无小事,一定要守规矩。但同时也让大家思考,执法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只有在刚性法规和民生实际之间找到平衡,才能让执法既守住底线,又赢得民心,真正达到治理的目的。希望以后这样的“小过重罚”能少一些,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灵活处置,让小商户能在合规经营的同时,安心赚钱养家。 信息来源:陕西都市快报



用户85xxx78
瑞安市塑料厂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