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终于看透了!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和北约才终于看明白:俄罗斯最后的希望是中国!在面对美国指责中国援助俄罗斯,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直接怼了回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三年多,双方都拖得筋疲力尽,俄罗斯发现自己的家底越来越薄,那些苏联时代留下的战略武器,打掉一件少一件,想要重新制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乌克兰的日子更不好过,武器弹药几乎全靠西方国家供给,最近欧美那边的声音越来越不对劲,有些国家的老百姓开始上街抗议,说不愿意再往这个无底洞里扔钱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泽连斯基突然在布鲁塞尔的记者会上把矛头对准了中国,他公开声称中国在帮助俄罗斯,正是因为中国的援助,俄罗斯才能继续打这场仗。 这话听起来实在有点荒唐,中俄是邻居,做点正常生意有什么问题?以前俄罗斯和欧洲做生意的时候,规模比现在大得多,那时候怎么没人出来说三道四? 现在欧洲不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了,俄罗斯把这些东西卖给中国和印度,这就成了援助战争?这逻辑实在说不通。 其实泽连斯基心里明白得很,他这次发难可不是一时冲动,战场上的局面越来越难看,乌军的防空系统已经撑不住了,导弹库存快见底了,美国答应给的爱国者导弹因为国会拨款卡壳,迟迟送不过来。 欧洲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德国和法国都有自己的麻烦,新的军援承诺一直停在纸面上,最近泽连斯基跑到瑞典签了个军事协议,结果人家只给了几架侦察机,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西方国家看到战场上没什么进展,也开始找新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仗这么难打,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开始嚷嚷说都是中国在背后撑着俄罗斯,这种说法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有数据显示,俄罗斯进口的军用零部件里,超过七成来自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芯片、德国的光学元件、法国的导航设备,这些东西都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入俄罗斯的。 反过来看中俄之间的贸易,主要集中在能源、农产品和汽车零部件这些领域,跟军事根本不沾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的回应非常清晰,他说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一直是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立场,始终致力于停火止战、劝和促谈。 中国做的这些努力,国际社会看得清清楚楚,中国要做的是搭桥促和,而不是给任何一方递砖头。 更有分量的是耿爽在联合国的那番话,他直截了当地说,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战场上的局势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这话说得毫不客气,也说出了事实。 中国从冲突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不会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对两用技术的出口有严格的审查。 事实上,中国跟乌克兰的经济关系一直很紧密,中国是乌克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每年的贸易额保持在将近七十亿美元的规模。 今年三月份,中国还跟乌克兰达成了一系列经济贸易协议,其中大部分是农产品方面的合作,这些合作给战时的乌克兰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持。 反观西方国家,在援助乌克兰的同时,也没忘了从中捞好处,比如那个用矿产换援助的协议。 泽连斯基这次把矛头对准中国,说白了就是在找替罪羊,他需要给国内老百姓一个解释,为什么战争还在继续,为什么西方的援助越来越少,他还想向西方国家释放信号,说自己已经尽力了,是别人不配合。 这种做法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充满了矛盾,他一边指责中国帮俄罗斯,一边还希望中国能在和平谈判中发挥作用,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不是什么高明的外交策略,只是战略焦虑的表现。 中国在这件事上的立场一直没变过,我们希望的是周边安安稳稳,大家都能好好发展经济,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和平环境来搞建设,我们提倡的是大家一起发展,而不是拉帮结派搞对立。 这个立场开始可能有些人看不懂,但时间长了,等大家都打累了之后,可能会发现中国这种不煽风点火、专心劝架的角色,其实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大家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打仗没有赢家,俄乌两国的老百姓在受苦,欧洲国家跟着出钱还要承受能源涨价,美国的钱袋子也得不断掏空。 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有时候也能感觉到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影响,最可能的结局就是拖到大家都拖不动了,最后还是得坐下来谈判。 到那个时候,真正需要的就是有人出来搭建谈判的桥梁,而中国,正在努力成为那个搭桥的人。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