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悄然撤出艾尼空军基地,多年守候,没仪式没声明,三年秘密竟如此曝光,谁能想到还是让外界发现了。 艾尼基地曾是印度中亚战略的一个“标记”——二十年坚守,这其实说来让人摸不着头脑。驻守期间基地靠山、高原,冬天冷成冰窖,每次补给都紧张异常。没签约仪式,没有媒体采访,几乎没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塔吉克斯坦难说是稳定安全,所以说印度选择这一步,本身就挺冒险。 有人质疑:印度守了这么久到底图什么?基地建设投入大,从跑道到仓库,从生活区到防御工事,几乎变成半个“自给自足”的小城市。可惜环境恶劣,人员离家远,补给线漫长,每次运输都要横跨几个国家,这中间是不是随时能掉链子? 印度于中亚,长期没有真正的盟友,既靠外交,也靠自己。印美关系还说得过去,但美国从来都不太支持印度在中亚布局,甚至还保持距离。有人说这是“区域自立”,也有人说其实就是印度孤军奋战。每次战略调整,美方就像没听见一样。 塔吉克斯坦政局波动较大,周边邻国关系复杂,这让艾尼基地一直处于风雨飘摇。印方尽力维持平衡,但效果有限。几十次外交磋商之后,结果还是“各家有各自的小算盘”。到底印度能不能稳住局面,也没人敢打包票。 二十年间,印度派出数轮人员轮换,这批人逐渐变成了中亚的“地头蛇”。但生活极不舒适,环境恶劣,长期离开本土,补给紧张。士气多少都受影响,不少驻军表示愿意调回国内,一些设施甚至因气候和技术维护不到位频频出问题。 三年前撤离,终于被扒了出来,“秘密”藏在荒凉的营房里。你说有没有可能印度早就想走,只是拖到现在才肯下决心?还是说其实只是局势变化太快,原计划被打乱了?官方自始至终没正面回应,没人知道内部怎么商量。 外媒推测——这毫无疑问不是仓促决定,哪有说撤就撤的空军基地?印度当时提出的战略目标本该是扩展影响力,提供情报支援和空中储备。但这些年下来,实际收效并不明显,长期投入资金人力,都没换来预期的战略成果。 从某些角度讲,中亚对印度来说难度远超预期,不是说投入就能见效。现实与理想有间距,战略野心和实际能力该怎么平衡?印度在区域博弈里有点“自说自话”,又不是每次都能有结果。早期资源消耗不小,撤离后留下的空城,谁用都不好说。 反而也有说法称二十年里印度至少在中亚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比如极端气候下的补给、和复杂政局打交道这些“教训”,以后总归能用上。但这样算到底值不值,印度内部意见明显分歧。有些官员觉得无所谓浪费,有些坚持战略失败。 这基地撤完,其它大国是否真的会趁机插手中亚?局势好像并没有多少变化,反倒让人怀疑过去二十年的印度驻守是否有必要。有没有一种可能,撤离其实是权宜之计,暂时的退让,以后还会重新回来? 当下来看,印度这次撤退既低调又干脆,像是自我清算。等到将来,类似的战略冒险还会继续吗?大家都在看,也没人能说得准。 你觉得,印度当初的决策该怎么评价呢?撤离算不算一种进步?欢迎说说你的想法,这事儿真没法一下子说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