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株野生蕨类植物居然是行走的稀土工厂?乌毛蕨从土壤里 “吸” 稀土就像磁铁吸铁屑,还能在体内把零散元素拼装成镧独居石矿物。要知道这种晶体过去只存在于地壳深处的高温环境,现在植物叶片的细胞间隙就能常温合成。 工业界为独居石头疼了十几年,铀钍放射性污染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去年赣南某矿区清理废水的预算直接超了 3 个亿,工人防护服穿戴流程复杂到要背口诀。而乌毛蕨生成的生物独居石,纯净度堪比实验室级别,连离心提纯都省了。 更绝的是这种生物矿化自带解毒机制。稀土离子原本会破坏叶绿体结构,结果被封装成纳米晶体后毒性直接归零。广东南岭那些裸露出红色土壤的废弃矿坑,说不定哪天能重新被蕨类植物覆盖,实现采矿 - 修复的生态闭环。 听说团队正在筛选其他超积累植物,搞不好明年就能看到 “稀土农场” 试点 —— 不用挖掘机不用硫酸铵,直接雇农民种蕨类收割稀土。这波操作要是能落地,矿山环境监察员的职业病都得少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