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河南一个16岁的小伙为了好玩,瞒着父母去纹身,可是纹完没多久,他就发现脸上开始长白斑,皮肤一大片一大片的变白!小伙急忙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白癜风。网友:未成年人能纹身吗? 河南一个16岁的少年,因为觉得纹身“霸气”,跟着同学去小巷子的店里扎了个图。整个过程不过十分钟,可没过多久,他右边脸颊就冒出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白斑。 家里人吓坏了,赶紧带他去医院,医生一看就确诊了,是白癜风,更让人心惊的是,医生判断,这病就是那次纹身直接引发的,几天之内,白斑就蔓延到了颧骨,脸上还冒出更多小白点。 起初少年还为自己的新“标记”感到满足,可脸上的变化让他很快陷入了惊恐,他不敢出门,变得沉默自卑,最后才跟父母坦白,悔得肠子都青了。 很多人以为纹身就是画个画,但它的本质是用针刺穿皮肤,把颜料送到深层,这本身就是一种创伤。 医学上有个词叫“同形反应”,意思就是皮肤在受伤的部位,可能会诱发出新的病变,这个河南少年的遭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青少年的身体尤其经不起这种折腾,他们的皮肤角质层还很薄,抵抗力弱,免疫系统也不稳定,对于纹身颜料这种外来物质,非常容易产生过激反应,如果家里本来就有人得过白癜风,或者孩子自己就是过敏体质,那风险更是成倍地放大。 更别提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纹身店,器械消毒根本没保障,皮肤感染都是小事,万一传播了乙肝、丙肝这类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那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明知有风险为什么孩子们还要一头扎进去?很多时候,这跟艺术或个性没太大关系,在他们的世界里,纹身可能是一种“社交工具”,班里有同学纹了显得很“酷”,为了不被排挤,为了融入圈子,自己也得跟上。 这也是青春期一种笨拙的自我证明,他们模仿电影里的角色,挑战父母的权威,想用这种方式告诉世界“我长大了”,他们只看到纹身那一刻的爽,却想不到这可能影响未来考军校、当警察,甚至找工作都会受限。 其实国家早就出台了《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明令禁止任何商家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就算家长陪着去也不行。法律的红线划得清清楚楚。 但现实是,为了赚钱,很多小店主根本不在乎这些,他们不核实年龄,有的甚至用“学生优惠”来吸引孩子,这些商家,把逐利的黑手伸向了心智远未成熟的青少年。 当然光指责商家也不够,很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也值得反思,简单粗暴地喊“不许”,远不如坐下来好好跟孩子聊聊风险,当那位少年的父母在医院震惊又无助时,恰恰说明了事前沟通的缺失。 说到底,未成年人纹身这事从来都不是小事,它背后是医学风险、心理冲动和多方责任的失守,真正的酷和成熟,是内心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规划,绝不是皮肤上多一个图案,保护孩子,需要商家守法,家庭引导,别让一时的冲动,真成了孩子一辈子的悔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