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大家怀念的哪是刘道玉校长啊。怀念的是那个能让一群年轻人,不管穷的富的,聪明的“笨”的,都能平等地凑在一块儿,胡说八道、畅想未来的地方。怀念的是那个把大学生当“人”看,而不是当“产品”看的地方。现在的大学,太像一个巨型的、精密的流水线了。课表排好,学分算好,论文要求写好,几年后,“合格产品”准时下线。一切都对,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点啥?少了那股“野”劲儿。少了那种,允许你犯错,允许你迷茫,允许你跟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的人,在宿舍楼下为某个屁大点事儿争得面红耳赤的氛围。那才是大学啊。一个思想的酿酒厂,把一帮生瓜蛋子扔进去,让他们自己碰撞、发酵,最后酿出千奇百怪的滋味。有的成了烈酒,有的成了佳酿。刘校长牛就牛在,他当年就想干这个事儿。他不是想当个官,他是真想当个“园丁”,给这些奇形怪状的种子一片能自由生长的土。所以你看他欣赏易中天,看望落难的野夫,骨子里都是一回事儿。我们怀念他,其实是在怀念我们心中那个还没死透的,关于“大学精神”的梦。一个关于自由、独立、和生机勃勃的梦。就这么简单。
年轻人如何远离消费主义陷阱?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