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一46岁离异女子在上海某餐厅打工,被44岁餐厅老板看上,老板和她结婚,为她买了巨额保险,如果女子死亡,赔偿金1230万,老板带她坐船,找了个监控死角,一把将她推到海里,男子以为天衣无缝,假装悲痛欲绝,三天就要火化妻子,谁知警方火眼金睛,根据细节,立刻将男子抓捕,而女子儿子和老板达成了协议,协议内容令人大跌眼镜! 一份价值高达123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本应成为家庭坚实的护盾,在风雨来袭时抵御风险,为家人的安稳生活撑起一片庇护的天空。然而在一场阴谋中,它从诞生之初就被扭曲,成了一份精心设计的“死亡契约”,驱动着一桩冷血的谋杀案。 这份千万保单,建立在一场彻头彻尾的婚姻骗局之上。凶手李某,年届四十四,身为上海一家餐馆老板。他于外始终维持着一副衣着齐整、言辞温煦的“憨厚”模样,着实难以令人将其与凶案联系起来。这层外壳下,他早已是负债累累的失信人员,餐厅经营岌岌可危。 他的目标是店内46岁的洗碗工李某环。这位女士历经两段失败婚姻,自此孑然一身,独自含辛茹苦抚养儿女。生活的重担压得她疲惫不堪,困苦之中,她内心深处愈发渴望一份情感的慰藉与依靠。李某以虚情假意的关怀,迅速叩开对方心门。2020年10月,二人悄然登记结婚,这场婚姻如同隐秘的暗涌,女方家人对此竟全然不知。 这场婚姻只是一个道具。婚后不过两月,李某便在三家公司为妻子投保四份意外险,保险总额颇为惊人,高达1230万元。在所有保单之中,唯一的受益人无一例外,皆是他自身。 当契约签订完毕,凶案的每个环节都围绕着理赔条款展开。保单条款载明,被保险人于乘坐交通工具期间意外身故可获全额赔付。如此规定,宛如为李某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作案路径,让其有了可乘之机。 2021年5月,他借口“去辽宁落户安家”,诱使李某登上从大连开往烟台的客轮。此情形与保险理赔中“交通工具”这一条件高度契合。在船上,他事先反复踩点,最终将妻子引至船尾一处有警示牌的监控死角。 在那里,他将妻子猛地推入冰冷的海水。经法医鉴定确认,李某环在坠海之前,右眼睑已呈现青紫且伴有肿胀之态,种种迹象表明,她此前曾遭受过暴力侵害。李某事后跪地呼救,那看似“悲痛”的表演,不过是欲盖弥彰的伎俩。其背后,实则是一场处心积虑的谋杀被刻意掩藏,妄图蒙混过关。 妻子尸骨未寒,一场围绕这份契约的博弈迅速展开。李某急切地向警方索要死亡证明,并以“老家风俗”为由要求三日内火化,其所有反常举动都指向尽快获取赔偿金。 警方的怀疑与李某的催促形成对峙。案件取得关键突破,其契机源自受害者的亲生儿子。他的出现与提供的线索,为案件侦破打开了全新局面,让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他同样要求尽快火化,并出示了一份与李某私下签订的手写协议。协议中明确,待保险金到账,李某会分予其一部分款项。此外,李某还承诺,会先以房产作抵押,为其垫付六十万元资金。 这份荒唐的协议,让亲情在金钱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也彻底锁定了李某的罪行。法医报告、监控分析与这份利益分成协议,构成了无法辩驳的证据链。 2022年7月,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李某犯故意杀人罪与保险诈骗罪(未遂),依据数罪并罚原则,依法判处其死刑。尽管他当庭翻供,但在如山铁证面前无济于事。上诉遭驳回后,经由一系列司法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判决予以最终核准,彰显了法律的公正与威严,为这一司法案件画上了句号。 这份价值千万的“死亡契约”,最终以凶手生命的终结而宣告彻底破产。它用鲜血警示世人,任何以生命为筹码的贪婪算计,都必将迎来正义的清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