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血脂“杀手”?医生劝告:如果不想血脂飙升,这5物要多吃 都说玉米是粗粮里的“优等生”,怎么突然成了血脂“杀手”?前几天门诊来了位大哥,天天吃玉米却查出甘油三酯超标,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问题不在玉米本身,而在咱们吃的“假玉米”——那些裹着糖霜的爆米花、加了植脂末的玉米片,才是悄悄升高血脂的“帮凶”。 《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报告》里藏着个冷知识:常吃精加工谷物的人,血脂异常风险比吃全谷物的高37%。我在社区坐诊时发现,不少人把“玉米味食品”当健康选择,比如早餐喝的玉米糊,有的含糖量比可乐还高,吃多了能不影响血脂吗? 中医讲“五谷为养”,但得是“本色五谷”。新鲜煮玉米的膳食纤维能裹住脂肪排出体外,可一旦经过油炸、糖化加工,就成了“伤脾之物”,脾运化不了痰湿,血脂自然就高了。真正能帮着稳血脂的,是这5种常被忽略的天然食物。 第一种是鹰嘴豆。西医研究发现它含有的植物固醇,能抢着和胆固醇结合;中医说它“健脾利湿”,每周煮两次鹰嘴豆汤,比吃降脂药还温和。记得别买油炸的,泡发后加红枣煮最养人。 第二种是紫苏籽。很多人只知道紫苏叶能调味,却不知籽里的α-亚麻酸是“血管清道夫”。我常让患者把紫苏籽打成粉,撒在粥里吃,中医说它“理气宽中”,能化解血脂淤积的“浊气”,坚持一个月,不少人血脂都降了点。 第三种是青稞。这东西在高原很常见,它的β-葡聚糖含量比燕麦还高,能延缓脂肪吸收。我给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推荐过青稞馒头,比白面馒头升糖慢,中医讲它“养胃生津”,吃了不胀气,还能稳血脂。 第四种是马齿苋。菜市场不起眼的野菜,却是“天然降脂菜”。西医说它含有的去甲肾上腺素能调节代谢,中医称它“清热解毒”,夏天凉拌马齿苋,加点蒜泥,既开胃又能清血管里的“热毒”,比吃油腻小菜强多了。 最后一种是奇亚籽,泡水里能变成凝胶状,裹住肠道里的脂肪。中医说它“润肠通便”,肠道通了,血脂自然不堵。每天加一勺到牛奶里,简单又有效,就是记得多喝水,不然容易便秘。 其实稳血脂不用盯着某一种食物“猛吃”,关键是别让加工食品毁了天然食材的好处。就像玉米,煮着吃是宝,炸着吃是害。记住“本色、清淡、多样”这六个字,比啥降脂偏方都靠谱,身体也会慢慢给你好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