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荷兰突然服软了?中方一个行动很关键,连美国都无话可说了! 2025年11月

此间一叙吖 2025-11-10 13:25:29

为啥荷兰突然服软了?中方一个行动很关键,连美国都无话可说了! 2025年11月7日,荷兰经济大臣的一番话,标志着荷兰政府可能要“暂停”对中资控股企业安世半导体的接管。 这并不是简单的让步,而是被中国用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反制手段逼出来的结果,事情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典型的国际经济博弈。 最初,荷兰政府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引用上世纪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强行把安世半导体99%的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 看上去行动果断、姿态强硬,似乎掌握了主动权,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在当今全球化的产业格局下,公司总部在哪,并不代表控制权在哪。 安世半导体表面上注册在荷兰,但真正的核心早就扎根在中国,它是全球第三大功率半导体制造商,年营收高达147亿元人民币。 其中70%的封测产能都在东莞工厂完成,全球约四成的汽车芯片都出自中国,换句话说,荷兰政府接管的只是一个“壳子”,企业的“灵魂”和“血液”早就不在他们手上。 中国方面的回应极其精准,不是简单的对抗或报复,而是一场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10月4日,中国商务部率先出手,对安世在华子公司实施出口管制。 结果立刻传导到了欧洲汽车产业链的心脏,大众表示库存撑不过三周,本田加拿大工厂减产11万辆,安世的部分芯片现货价格直接暴涨25倍,交货时间从几周变成了几个月。 这一下,整个欧洲制造业慌了,德国的博世、采埃孚等巨头干脆不再理会荷兰政府,直接绕道向中国商务部申请出口豁免。 欧洲内部原本可能形成的“共同立场”,就这样被中国这一招“釜底抽薪”轻易瓦解,与此同时,中国又打出第二张王牌,稀土出口管理升级。 中国没有完全封锁,而是巧妙地用“有条件豁免”策略,那些没有参与封锁中国技术的欧洲企业照常供货,而配合美国打压的公司则被严格限制。 这一步精准地击中了荷兰的另一大支柱产业,ASML,作为全球唯一能生产顶尖光刻机的企业,ASML离不开中国稀土。 而新规规定,只要含有0.1%以上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出口,就必须获得许可,ASML的稀土库存最多只能支撑8周,这直接掐住了它的“咽喉”。 随着压力扩大,荷兰的损失开始波及全国,其半导体行业约五分之一的岗位与对华贸易直接相关,一旦供应链受阻,整个行业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反制不但有效,而且合法,中方的行动完全依据《反外国制裁法》,程序正规、依据明确。 而荷兰动用陈旧法律干预商业行为,本身就触犯了《中荷投资保护协定》和世贸组织原则,结果,荷兰不仅没得到盟友支持,反而被欧洲汽车业集体指责,损失估计超过200亿欧元。 此时,美国的态度也耐人寻味,作为最早怂恿荷兰出手的幕后推手,美国在看到事态失控后反而噤声。 因为ASML供应链断裂,也会拖累美国自己的芯片产业,同时,中国准备把争端提交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让整个事件走上法律途径,美国再想插手也名不正言不顺。 到10月底,美方甚至暂停了其所谓的“穿透规则”,荷兰彻底失去了政治掩护,最终,荷兰只能选择退让。 中国拒绝了所谓“先谈好处再改政策”的套路,坚持要荷方先纠正错误、停止干预,安世半导体事件从表面上看是一场企业争端,但实际上,它是一堂公开的地缘经济课。 它告诉所有国家:在全球产业链高度互联的时代,任何单边干预或政治化的举动,都可能触发系统性反噬。 中国以冷静、精准和合法的方式,展现了如何用价值链优势、经济杠杆和法理规则捍卫自身利益,这场“接管风波”,最后变成了荷兰自己精心布下的陷阱。

0 阅读:59

评论列表

晓晨落叶

晓晨落叶

2
2025-11-10 14:18

正是前有乌克兰国有化马达西奇西奇公司,才有今天的荷兰安世事件,安世事件是荷兰政府看清乌克兰国有化马达西奇公司的后果后发生的,而且荷兰安世事件很可能不是最后一例。乌克兰国有化马达西奇公司引起了连锁反应。

猜你喜欢

此间一叙吖

此间一叙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