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擎峰:现在讨论车规级是一种倒退】11月9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咖荟·汽车夜话论坛上,莲花集团CEO冯擎峰就行业内的“车规”标准发表了个人看法
车规级标准是为了确保汽车零部件和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和工况下能安全、可靠地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不过,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汽车行业中,
技术更新速度方面
● 标准更新滞后: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期,新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互联、新能源等不断涌现。然而车规级标准的制定和更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这就导致标准难以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例如,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从辅助驾驶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演进,现有的车规级标准可能无法充分涵盖对高算力芯片、复杂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安全和性能要求。
● 限制创新发展:过于严格和传统的车规级标准可能会对一些具有创新性但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形成阻碍。一些初创企业或科技公司提出的新型技术方案,可能因为不符合现有的车规级标准而难以进入汽车市场,即使这些技术可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突破。
跨行业融合方面
● 缺乏统一标准:汽车与电子、通信、软件等多个行业的融合日益加深,但不同行业的标准和规范存在差异。车规级标准主要侧重于汽车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在与其他行业融合时,可能无法很好地兼容其他行业的标准。例如,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汽车需要与外部的通信网络、云平台等进行数据交互,但现有的车规级标准在数据安全、通信协议等方面可能与通信行业的标准不一致,导致跨行业合作和技术集成面临困难。
● 测试方法不适应:不同行业的产品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有所不同。车规级标准的测试方法主要针对汽车零部件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方面,对于软件、算法等虚拟产品的测试能力相对不足。在自动驾驶系统中,软件和算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但现有的车规级标准缺乏对软件代码质量、算法鲁棒性等方面的有效测试方法。
成本和效率方面
● 认证成本高:满足车规级标准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和认证工作,这会增加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或新兴企业来说,高昂的认证成本可能成为进入汽车市场的障碍。此外,为了符合车规级标准,企业可能需要采用更高规格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成本。
● 开发周期长:严格的车规级标准要求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多轮测试和验证,这会导致产品的开发周期延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过长的开发周期可能使企业错过最佳的市场时机,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个性化需求方面
● 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随着消费者对汽车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汽车产品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然而现有的车规级标准主要侧重于通用性和一致性,难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汽车功能、性能、舒适性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一些高端车型可能需要具备更高级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和更舒适的乘坐体验,但现有的车规级标准可能无法对这些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的定义和规范。
● 灵活性不足:车规级标准通常具有较强的刚性,在应对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时缺乏灵活性。当市场上出现新的消费趋势或需求时,企业可能无法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以满足这些需求,因为需要考虑是否符合现有的车规级标准。 大v聊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