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名是人民咖啡馆,实际是小资们的生意经。 人民咖啡馆不服务人民,反而将人民当韭菜,将红色词汇当赚钱工具。 在人民网发表题为《“人民咖啡馆”,不妥!》的评论文章,明确指出其做法“不妥”,强调“人民”二字承载特定社会情感与公共利益,不容亵渎滥用]。 人民咖啡馆的运营公司随后发布致歉声明,宣布全面启动整改工作。中国大陆地区所有门店门头将加上“要潮”,规范使用“要潮人民咖啡馆”名称。部分门店已完成招牌更换,咖啡价格也降至20元以内。 可实际情况呢?所谓的整改,仅仅是招牌的在“人民咖啡馆”左上角加入小字号的“要潮”标志,字体并未更换。 这“要潮”放在人民前面,总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店内咖啡杯“人民咖啡馆”标识、包装袋“人民万岁万岁万万岁”标语及红色宣传横幅未完全替换。 更令人费解的是,“人民咖啡馆”也只表示要在中国大陆地区迅速调整店名,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及海外地区仍保留“人民咖啡馆”名称,这是为什么? 这是搞地域歧视吗? 如此明目张胆地利用法律在不同地区的执行差异搞“区别式”整改,根本上还是对“人民”二字缺乏敬畏之心,只看中商业利益。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歉意吗? 全国涌现近60家模仿门店,加盟费低至5万元。河北仿冒店以“不是中国人”言论怼消费者,品牌虽紧急切,但也说明其管理存在极大的问题。 人民咖啡不是小资的背景板,更不应该成为某些无良商人的流量密码。商业营销可以百花齐放,但绝不能逾越底线、亵渎崇高。真正的国潮不应是乱蹭红色词汇的热度,而是用品质与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 这件事不该是仅仅改名就结束,需要相关部门好好调查一番,监督整改,确保“人民”二字不被消费为牟利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