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四川一女子为给哥哥还债,不惜陪伴老板24年,没想到老板后来大手一挥,女子身价直接暴涨到125亿,如今更是成为海外的大老板!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中国最牛服务员:从月薪百元,到身家百亿) 冬夜的寒风中,成都街头一家小餐馆的灯光昏黄。 16岁的杨利娟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在油腻的灶台前忙碌着。 她的手被冷水冻得通红,却依然利落地洗刷着堆积如山的碗碟。 这是她打工还债的第三个月。 每月120元的工资,她只留20元生活费,其余全部寄回家中。 这样的夜晚,杨利娟已经习惯了。 餐馆打烊后,她还要打扫卫生,清点账目,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有时累得直不起腰,她就靠在墙角稍作休息,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和欠下的债务,又强打精神继续工作。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飘着细雨的傍晚。 一位常来用餐的客人注意到这个勤快的姑娘,他就是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 几次观察后,张勇发现杨利娟做事特别认真,哪怕是最简单的擦桌子,她也做得一丝不苟。 "愿意来海底捞工作吗?月薪160元。" 张勇直截了当地发出邀请。 杨利娟犹豫了一下,160元确实比现在多,但想到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她心里有些忐忑。 经过再三考虑,她最终接受了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初到海底捞,杨利娟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里的服务标准之高,让她一时难以适应。 记得第一次给客人点菜时,她紧张得手都在发抖。 有次因为不熟悉流程,上错了菜品,被客人当场指责。 躲在更衣室偷偷哭过后,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 在张勇的悉心指导下,杨利娟进步神速。 她不仅熟练掌握所有服务流程,还开始学习管理知识。 常常夜深人静时,员工宿舍里只有她还在灯下苦读。 凭着这股韧劲,三年后她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店长。 2002年西安分店开业前夕,杨利娟面临职业生涯最大挑战。 新店选址偏僻,客流量小,开业首月亏损严重。 那段时间,她每天工作16个小时,带领员工在周边小区发传单,亲自在门口迎客。 有次连着三天只睡了不到十小时,累得在办公室沙发上就睡着了。 转机出现在一个雪夜。 几位加班的程序员来店里用餐,杨利娟注意到他们讨论工作到很晚,便主动送上热毛巾和红枣茶。 这个贴心举动让客人十分感动,后来成为店里的常客,还带来不少同事。 口碑就这样慢慢积累,半年后店面终于实现盈利。 2018年海底捞上市,杨利娟作为功臣获得公司股份。 然而企业快速扩张也带来管理难题。面对困境,她推行"啄木鸟计划",亲自走访全国门店。 有次在沈阳巡店时,她发现后厨流程存在问题,立即召集员工现场整改,直到深夜才离开。 2022年接任CEO后,杨利娟保持着一线工作的习惯。 每周她都会抽时间到不同门店考察,与员工共进工作餐,听取基层意见。 有次在北京分店,她发现新来的服务员情绪低落,便主动询问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如今的海底捞在杨利娟带领下持续创新。她推动数字化改革,优化供应链,但始终坚守服务至上的理念。 每次新品研发,她都要亲自试吃;每项服务升级,她都要求先内部测试。 员工们常说,杨总对细节的追求近乎苛刻,但正是这种认真态度,让海底捞在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 从农家女孩到企业掌舵人,杨利娟用28年时间完成蜕变。 她的办公室挂着一幅字:"脚踏实地",这是她的人生信条。 每当遇到困难,她都会想起那个在餐馆刷碗的冬夜,然后继续坚定前行。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