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媒体援引TecnoDefensa网站的信息报道,乌克兰拒绝了德国提供的7

赵财苗 2025-11-10 05:55:51

乌克兰媒体援引Tecno Defensa网站的信息报道,乌克兰拒绝了德国提供的76辆“豹”2A6坦克和78辆“黄鼠狼”1A5步兵战车。当然,这些坦克和步战也不是新货,都是德国KNDS公司进行翻新的库存货。 由于乌克兰不要,所以德国只好重新制定计划,将这些重装甲转卖给巴西,其中“豹”2A6将用以取代巴西30年前从德国买的“豹”1坦克。目前,巴西正在对德国提出的出售计划进行评估。但是乌克兰官方并没有证实这件事。 之前,北约总共向乌克兰提供了81辆“豹”2系列坦克,其中绝大部分被俄军摧毁(北约官方说法是42辆被摧毁)。 如果乌克兰真的不要德国的“豹”2A6坦克和“黄鼠狼”1A5步战,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坦克装甲车辆在俄军打击之下生存力太低,迫使乌军战术发生了巨变,不再依靠重装甲突击,而是转为步兵分队、小组进行突击。 看似简单的“拒收”背后,藏着乌克兰战场最真实的困境。要知道,“豹”2系列曾被西方吹成“地表最强主战坦克”,可到了俄乌战场才现原形——俄军拆解缴获的豹2A6后发现,它的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会直接掉功率,连基本的机动能力都保证不了。更要命的是战地维修,这坦克设计得过于复杂,乌军士兵根本没法在前线抢修,受损后得千里迢迢送到波兰的专业厂房,等修完回来,战场局势早变了。对于每天都在流血的乌军来说,这种“中看不中用”的装备,还不如几发精准的炮弹实在。 乌克兰的拒绝,更是对这批装备质量的直接否定。这批豹2A6和黄鼠狼步战,可不是什么“轻度翻新”的准新货,而是德国联邦国防军的老库存,磨损严重到已经没法再升级。巴西媒体曝光的报价更有意思,每辆豹2A6要1500万欧元,却不包含任何后勤和维护支持,这价格对于一堆“战损隐患货”来说,实在有些离谱。乌军前线士兵早就抱怨过,这些翻新装备的备件缺口极大,经常出现打坏一个零件就彻底趴窝的情况,与其接收这样的“累赘”,不如专注于更灵活的战术。 战场现实早就给西方武器神话敲响了警钟。北约此前援助的81辆豹2系列,俄军公布的击毁数量远超北约承认的42辆,光扎波罗热方向就有多辆豹2A6被高清视频记录下击毁全过程。没有制空权的掩护,再先进的主战坦克也只是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的活靶子。乌军之所以从重装甲突击转向步兵分队作战,正是吃够了装备笨重、目标过大的亏——小分队穿插、精准打击,反而能在俄军防线中找到突破口,存活率也比集群冲锋高得多。 德国转头把装备卖给巴西,更像是一场无奈的“清库存”。对于巴西来说,这些装备用来替换30年前的老豹1,或许还能凑合用,但对于高强度作战的乌克兰来说,已经完全不符合战场需求。乌克兰官方虽然没证实拒收消息,但这种沉默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在生存面前,任何“大国援助”的面子都不值一提。 这场装备风波,本质上是西方军援与战场实际脱节的缩影。西方总想用自己的武器标准定义战争,却忘了乌克兰战场需要的是皮实耐用、易于维护的装备,而不是一堆充满技术噱头的“奢侈品”。当援助变成了变相的库存处理,受伤的终究是在前线拼命的士兵。乌克兰的选择,既是对现实的妥协,更是对这场消耗战最清醒的认知——能打赢的武器,才是好武器。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