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8旬大爷操劳一辈子,终于攒下了10万元。几年前孙子想创业做生意,在儿子

梅姐说法 2025-11-09 06:39:49

河南新乡,8旬大爷操劳一辈子,终于攒下了10万元。几年前孙子想创业做生意,在儿子的劝说下把钱转给了孙子。现在大爷的老伴患病需要花钱买药,大爷自己也心梗加脑梗,没有了收入,只得找到孙子还钱。孙子一口咬定没有收到钱,还将大爷赶了出去。因为没有借条,大爷确实没有证据证明孙子收到过钱,直到一位中间人出现,才让真相浮出水面。 河南民生频道十一月七号报道了这则八旬老人称借10万给孙子,孙子否认借钱的事,还说是老人年纪大了脑子犯糊涂的新闻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转眼张大爷都结婚60多年了,期间两人生了1个儿子和4个女儿,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女儿陆续嫁人,最疼爱的儿子也成家了。 因为张大爷是单传,到了儿子这辈也只有1根独苗,自打儿子成家后生了两大胖小子后,可把张大爷高兴坏了。 自从孙子一岁断奶后,平常就是靠张大爷带大的,可以说是捧在手心都怕化了。 慢慢的孙子也平安长大了,到了参加工作的年纪。 张大爷这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家里的7亩地,不仅养大了儿女,最后还存了10万在当地的面粉厂,这就是他最后的棺材本。 时间来到二三年十月,不知道儿子怎么知道老父亲有了这10万的存款,就拉上自己的孩子,打着孙子创业缺少资金的理由,想让张大爷把这钱拿出来给孙子用。 对这个自己一手养大孙子提的要求,张大爷自然不会拒绝,当天就带着孙子找到面粉厂,将这10万元转到了孙子的账户。 孙子拿到钱自然是千恩万谢,保证赚到钱了会第一时间还给爷爷。 两年后的二五年,这时的张大爷已经80多了,心梗加脑梗的他再次干不动田地了,老伴也是有糖尿病,整天需要吃药控制。 每个月那么点的养老金实在不够家庭的开支,张大爷想起大孙子当时借走的10万元,便想着要回这笔养老钱。 出乎意料的,孙子竟矢口否认从爷爷那里拿到过钱,等大爷要钱的次数多了,还被会孙子一架赶出去。 更可气的还在后面:张大爷有一处宅基地,这还是他父亲留给自己的,后来张大爷花费了大半辈子的积蓄,把老房子拆了盖了楼房。 当时为了支持孙子做生意,张大爷还被房子过继给孙子,让他能去贷款做生意。 所以现在的张大爷是房子没了,存款没了。为了要回自己的钱,张大爷只得找到调解员帮忙。 调解员带着爷爷奶奶找到孙子家后,双方就爆发了了剧烈争吵,仿佛事情还另有隐情。 孙子坚决否认拿了爷爷的钱,还称是爷爷年纪大了,脑子糊涂了,把事情都搞错了。 旁边的奶奶听到这话气急了,拿着拐棍打了孙子几下。 孙子继续开口道:“想要解决问题,先去把你那孝顺闺女(孙子大姑)喊来再说。” 张大爷到:“叫他来干嘛,她又没拿我的钱...” 孙子当地回了句:“她没拿你的钱,我也没拿!再说你有借条吗?” 闻言张大爷一下子急了:“明明就是你拿的钱,还有老家那房子,不都是给你了吗?” 孙子道:“你不是之前让我拿35万给大姑吗?别说这事你不知道?” 张大爷矢口否认了这回事,现场更是吵的一塌糊涂。 临走前张大爷更是直接警告了孙子:“说假话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时张大爷想起了这笔钱是面粉厂老板转的,便找到对方求证。 老板想了半天,表示确实有这回事,当时是大爷和孙子一起来的,双方说清楚后就用手机把钱转给了孙子。 最后老板还写了份证明,老板的儿子也证实确有此事。 那么,从法律角度,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该条款明确了借款合同的核心要素,借款人的核心义务是到期返还借款本金和相应的利息。 根据面粉厂老板提供的转账记录,可以证明这10万确实转到了孙子的账户,借款事实成立,这意味着即使孙子否认借款的行为,可能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孙子要承担相应的还款责任。 目前,村委还在积极组织协调,毕竟都是一家人,但孙子一再表示具体情况另有隐情,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把爷爷全部的子女叫来当面对质。 至于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还需要后续的调查才能得知。 那么,对于这事你怎么看呢?评论区见!

0 阅读:122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6

用户10xxx16

3
2025-11-09 13:56

和它同年同月同日死

梅姐说法

梅姐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