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吴石被枪决,仆人林阿香被拖进审讯室,特务把枪拍在桌上,问她文件藏哪,她摇头;问她人去哪,她低头;问她要不要钱,她转身。 没人知道,这个看起来木讷寡言的乡下妇人,心里装着怎样的惊涛骇浪。林阿香跟着吴石夫妇十几年,从福州到南京再回福建,她看着先生深夜在灯下写写画画,看着夫人把一叠叠纸缝进棉衣夹层,看着那些往来的客人总是眼神警惕、说话隐晦。她不识字,不懂什么叫“情报线”,却清楚先生和夫人做的是“见不得光但积德的事”。 特务们永远想不明白,这个看似普通的妇人为何如此倔强。他们轮番审讯三天三夜,林阿香始终闭口不言。那双长满老茧的手紧紧攥着衣角,就像攥着最后的信念。 当年在南京府邸,她亲眼见过先生烧毁的文件在火盆里打转。灰烬飘起时,先生总会站在窗前久久不语。她不懂那些纸张的价值,却懂得先生眼神里的沉重。 夫人常把密信藏在买菜的篮底,林阿香就陪着走过最热闹的街市。她挎着菜篮的手从不会抖,即便知道暗处可能有眼睛盯着。这份镇定,源于对先生夫人无条件的信任。 吴石就义前夜,曾对她深深鞠了一躬。这个读书人的最后致意,让她在往后的严刑拷打中始终挺直脊梁。有些恩情,值得用生命来偿还。 据档案记载,与吴石相关的地下工作者超百人。林阿香是其中最不起眼却最坚韧的一环。她像一颗石子,沉默地铺就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现在的年轻人或许难以理解这种忠诚。但在那个年代,无数普通人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信仰。他们或许说不出一番大道理,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义薄云天。 林阿香最后的下落成谜。有人说她病死在狱中,有人说她隐姓埋名回到乡下。这个连照片都没留下的妇人,用沉默书写了历史最动人的注脚。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我们要记住的不仅是那些赫赫有名的英雄,还有千千万万个林阿香。正是这些平凡人的不凡坚守,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