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大驱我们都造16艘了,航母却只有3艘,为什么我们不复制粘贴批量生

巴斯历史集世界 2025-11-08 20:04:57

055 大驱我们都造 16 艘了,航母却只有 3 艘,为什么我们不复制粘贴批量生产航母呢? 其实根本不是不想造,是现在这三艘航母压根算不上 “最终成品”,犯不上费劲批量造这些过渡款。 055 大驱能造 16 艘,核心是这型号的技术已经彻底成熟,造出来就能直接形成战斗力,刚好能满足当下的防御需求。 可航母不一样,这玩意儿是海军的终极杀器,一步到位才划算,不然造一堆过渡型号,以后升级换代都是麻烦。 辽宁舰就不用说了,当年从国外拉回来改装的,本质上就是个 “练手货”,主要是让我们搞明白航母到底怎么设计、怎么造、怎么组建编队,算是给海军趟路的。 后来的山东舰,虽然是纯国产,但还是滑跃甲板,没有弹射器,舰载机出动效率上有天然局限,说白了就是在辽宁舰的基础上练内功,把国产航母的基础工艺摸透。 福建舰看着是厉害,8 万多吨的体量,三条电磁弹射轨道,平甲板设计,比前两艘先进太多,但它依然是个 “技术试验平台”。 电磁弹射这东西是好,能让舰载机更快起飞,还能适配不同重量的飞机,不管是歼 - 35 隐身舰载机还是空警 - 600 预警机都能弹,而且可靠性比美国福特级的还稳。 但它毕竟还是常规动力,靠烧油驱动,续航能力有限,要是远洋部署,还得跟着一群补给舰,麻烦不说,也限制了持续作战能力。 更关键的是,这套电磁弹射系统得在海上环境里反复磨合,验证清楚所有问题,才能用到更先进的航母上。 核动力才是真・终极目标。这东西一旦装上航母,好处可不是一点半点。首先是续航,加一次核燃料能跑几十年,百万海里都不用补给,出去执行任务根本不用惦记加油的事儿,真正能做到全球到达。 其次是动力强劲,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不光电磁弹射器够用,以后要是上激光武器、高能微波武器这些耗电大户,也完全撑得住。 还有,核动力航母不用装巨大的烟囱,舰岛能做得更小更靠后,飞行甲板的空间就能省出来不少,能停更多舰载机,出动效率也会更高。 美国福特级能载 70 多架飞机,咱们的 004 型核航母要是造出来,载机量可能奔着 100 架去,战斗力直接上一个台阶。 现在 004 型核动力航母已经在加紧造了,卫星图都能看出来门道,舰岛那一块儿压根没留烟囱的位置,这就是核动力的铁证。而且它的排水量可能要到 11 万到 12 万吨,比福特级还大,电磁弹射轨道也会加到四条,到时候舰载机出动波次能翻不少。 更关键的是动力系统,咱们的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已经有突破了,之前 400 到 500 兆瓦的海上核反应堆原型都成了,要是用钍基熔盐堆,安全性更高,核废料还少,技术上说不定能直接超越美国的福特级。 这种情况下,自然没必要批量生产常规动力航母。造一艘航母成本不低,时间也长,要是现在跟风造一堆福建舰同款,等核动力航母出来,这些常规动力的就成了 “半成品”,性价比太低。 不如先靠这三艘过渡,辽宁舰守北方,山东舰盯南方,福建舰负责验证新技术,刚好能形成互补。等 004 型核航母的技术彻底定型,到时候再批量造,一出来就是世界顶尖水平,这才是最划算的路子。 再说 055 大驱,这型号是真的成熟了。第一批 8 艘服役后,不管是护航航母还是远洋巡逻,表现都很稳,第二批 4 艘造出来刚好能补全东部战区的缺口。 它的定位就是航母的 “带刀侍卫”,现在三艘航母配 16 艘 055,刚好够用。而且 055 的技术没有瓶颈,造多少艘都能马上形成战斗力,跟航母这种需要 “憋大招” 的装备不是一个路数。 所以不是不造航母,是在等更好的。常规动力航母再强,也只是过渡;核动力超级航母才是真正能支撑远海防卫、全球到达的硬家伙。 现在慢一点,等技术彻底到位了再批量下饺子,比急着造一堆过渡型号要高明多了。毕竟海军装备是用几十年的东西,一步到位才能少走弯路,这账算得明白着呢。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巴斯历史集世界

巴斯历史集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