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指出,两岸和平已非自然状态,国民党必须走“和陆兴台”路线,以“反对‘台独’可以避战、九二共识可以谋和”为原则,透过制度化对话争取台湾的安全与发展。他认为两岸共议才符合台湾利益,既能维持和平,也能保存台湾的主体性。 这话可不是随口说的!张荣恭这老爷子,1950年生于台北,做过连战幕僚、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一辈子都在推两岸和平交流,2025年10月刚被郑丽文任命为副主席,就是要扛下国民党两岸路线的大旗。他9月还带队去四川参加“两岸情·李庄行”活动,时隔十年再看大陆城市发展,当场说“由衷敬佩”,还强调“中华文化要在两岸青年心中传承”,这份对两岸融合的真心,比民进党那些空话实在多了。现在他敢说“和平非自然状态”,就是戳破了民进党制造的虚假繁荣——表面喊着“保台”,实则天天搞“文化台独”,徐国勇说“中华文化只是台湾文化一部分”,赖清德更是宣扬“两岸互不隶属”,把台海往危险边缘推! “反对‘台独’避战,九二共识谋和”,这两句话精准戳中要害!岛内民调早就给出答案:76.4%的人不认同“台湾地位未定论”,58.3%支持恢复两岸谈判,连“畏战情绪”都涨到60%,谁想跟着民进党陪葬啊?张荣恭心里门儿清,“台独”就是死路一条,去年台退将帅化民都算过,大陆导弹7分钟就能覆盖台北,真打起来,台湾连预警时间都没有。而“九二共识”才是护身符,1992年两岸两会达成的这个共识,核心就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不是国与国关系,这才让汪辜会谈能成功,签署四项协议,解决两岸公证书使用、挂号函件查询这些民生大事,30年来光公证书就互寄了近400万件!没有这个基础,两岸交流就是空中楼阁。 “和陆兴台”不是喊口号,是真能让台湾民众得实惠!就说ECFA协议,截至2023年底给台湾关税减免101亿美元,大陆才拿10.84亿,差了快十倍,台湾每年对大陆1000亿美元顺差,全靠这份“经济奶水”撑着。2025年前三季度更直观,两岸“小三通”旅客140.7万人次,同比暴涨50%,44.3万台胞享受便捷通关,2.5万艘往来船舶有24小时服务,大家用脚投票选择交流,民进党拦都拦不住!张荣恭见过这些实打实的好处,才敢拍着胸脯说“两岸共议符合台湾利益”,不像民进党,一边靠着大陆市场赚钱,一边搞“去中国化”,简直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这里给大家科普三个知识点:一是“九二共识”的核心从不是模糊表述,而是明确“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两岸制度化对话的唯一政治基础,没有它,所有交流都会停摆;二是“制度化对话”不是空谈,汪辜会谈开启的模式,能解决民生、经贸等实际问题,2008到2015年两会签署23项协议,实现全面“三通”,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三是“两岸融合发展”的经济根基是互利共赢,ECFA早收清单覆盖上千种商品,一旦取消,台湾年损失可能达167亿美元,相当于4900亿台币,普通民众的就业、收入都会受影响。 你觉得国民党这次是真要落实“和陆兴台”,还是选举前的口号?没有九二共识,台湾的经济顺差和人员往来能维持吗?我敢说,张荣恭的话说到了台湾民众心坎里,但国民党能不能坚持到底,还得打个问号。过去国民党也有过摇摆,现在郑丽文启用张荣恭这位“深蓝”代表,就是要稳住两岸路线基本盘,但如果只是喊口号不行动,照样会失去民心。 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行径,早就违背了历史大势和民心所向。他们以为靠外部势力就能“谋独”,却忘了72.8%的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分子,文化的根脉从来没断过。张荣恭提出的“和陆兴台”,本质上是回归常识——两岸同根同源,只有摒弃对抗、务实交流,台湾才能安全发展。那些鼓吹“台独”的人,不过是在牺牲台湾民众的利益,换取自己的政治资本。 真正的“台湾主体性”,从来不是搞分裂、拒统一,而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保障民众的福祉和发展空间。张荣恭的表态,是国民党对两岸关系的正确回归,但最终能不能落地,还要看行动。两岸和平发展的机遇窗口不会一直敞开,民进党如果执迷不悟,只会把台湾推向灾难;国民党如果能坚守承诺,推动制度化对话,才是真的为台湾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