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挪威宣布军援乌克兰 近期,当匈牙利仍在掣肘欧盟对乌援助之际,挪威首相

沙滩上静观 2025-11-08 12:44:05

快报! 挪威宣布军援乌克兰 近期,当匈牙利仍在掣肘欧盟对乌援助之际,挪威首相斯特勒正式宣布,2026年前将向乌克兰提供总计70亿美元援助。这笔资金用途明确:45亿美元直接投入乌克兰武器装备生产领域,15亿美元用于国防技术转移,剩余10亿美元则专项用于统一挪威与乌克兰双方国防产品的质量标准。斯特勒在声明中直言:“光靠他国输送武器并非长久之计,必须让乌克兰具备自主生产能力。” 要理解这笔援助的分量,得先看挪威过往的对乌支持力度——根据挪威外交部官方数据,2022至2023两年间,该国对乌援助总额刚超32亿美元,而此次单是2026年前的承诺就达70亿美元,相当于前两年总和的两倍多,且资金投向完全聚焦“实战需求”。 45亿美元的武器生产投入,瞄准的正是乌克兰前线最紧缺的装备:北约标准155毫米炮弹、装甲车核心零部件,以及便携式防空导弹组装线。乌克兰国防部2024年10月披露的信息显示,前线每月需消耗40万到45万发155毫米炮弹,此前依赖北约各国捐赠最多只能满足六成需求,而挪威助力建设的本土产能,正是为了填补这一关键缺口。 15亿美元的技术转移,更是切中乌克兰国防工业的“痛点”。此前乌克兰要么沿用苏联时期的老旧技术,与北约装备兼容性不足;要么拿到西方武器后,维修保养需依赖外国专家,效率极低。此次挪威计划转移的技术,均来自本国成熟的国防企业——比如康斯伯格集团的防空导弹制导系统调试技术、挪威国防科技公司的雷达零部件生产工艺。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首批合作的炮弹生产线计划2025年投产,投产后每月可新增12万到15万发155毫米炮弹产能,将大幅缓解前线弹药压力。 剩下10亿美元的质量标准统一工作,看似琐碎却关乎长远。此前乌克兰接收的外援武器,涵盖美国“海马斯”火箭炮、德国“豹2”坦克、波兰自行火炮等,规格差异大,导致后勤补给效率低下。挪威此次将协助乌克兰把国防产品标准对接北约体系,未来乌克兰本土生产的炮弹、零部件,不仅能适配本国装备,还可与北约国家武器通用,相当于把乌克兰国防工业纳入欧洲安全产业链,这比单纯送武器更具战略价值。 对比匈牙利对欧盟援助的掣肘,挪威的行动显得格外干脆。欧盟500亿欧元“乌克兰和平基金”长期援助计划,自2024年夏季起因匈牙利异议,至今尚未完全落地,匈牙利方面的理由是“担忧资金监管与使用效率”。而挪威作为北约成员国但非欧盟国家,无需受欧盟决策机制束缚,可直接通过双边合作推进援助,这也是其能快速出台方案的重要原因。 当然,挪威的援助并非单纯“仗义疏财”。作为欧洲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乌克兰境内的输气管道是欧洲能源供应的重要通道,乌克兰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挪威能源出口利益;同时,乌克兰在东部战线的坚守,也为北约东部边界构建了重要安全屏障。这种“互利共赢”的援助逻辑,让挪威的投入更具可持续性。 相较于此前西方多以“捐赠武器”为主的援助模式,挪威此次“授人以渔”的思路,更注重提升乌克兰的自主防御能力。当乌克兰能自己生产武器、维护装备,其在战场上的持续作战能力,无疑将得到更坚实的支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欧洲对乌援助 北约对乌援助 英国对乌援助 北约援乌动态 西方援乌政策 丹麦对乌援助 瑞典援乌计划

0 阅读:18

猜你喜欢

沙滩上静观

沙滩上静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