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在中国,爱沙尼亚外长就叫嚣:特朗普说了,中国对俄施压有用 爱沙尼亚外长查赫克纳这波操作真是把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玩得明明白白,刚在北京跟王毅外长聊完天,转身接受采访就变了副腔调,张口闭口 “特朗普总统说了”,撺掇中国跟着西方一起给俄罗斯施压,说这样才能快点停火。 合着刚才会谈时信誓旦旦说的 “坚决奉行一中政策”,出门就抛到脑后了? 他在北京的爱沙尼亚大使馆接受采访时说得挺 “恳切”,说中国没直接掺和军事冲突,但对俄罗斯影响力特别大,还说这种影响力每周都在增强,理由是俄罗斯经济脆弱。 末了补一句 “特朗普也说施压很重要,中国该加入”,那语气仿佛特朗普的话是尚方宝剑,拿出来就能让中国改变立场似的。 可他大概忘了,刚跟王毅外长会谈时,对方特意强调过一个中国原则,毕竟台当局想在爱沙尼亚设办事处,他们都同意了,就纠结名字不敢学立陶宛那样踩红线,怕被中方反制,这会儿倒有底气对中国的外交立场指手画脚了。 说白了,爱沙尼亚这心思藏都藏不住。作为波罗的海三国里反俄最积极的一个,他们早就把俄罗斯当成头号安全威胁,这些年给乌克兰的援助就没断过。 2025 年刚给了 100 万欧元凑北约的武器采购项目,还承诺 2026 年至少拿出来超过 1 亿欧元的军援,全是本国企业生产的装备,连乌军的训练和 IT 支持都包了。 甚至乌克兰提议建个专门的战争罪法庭,他们都第一时间点头赞成,说要让 “侵略行为付出代价”。 可现在美国那边风向有点变,特朗普政府都放出话要暂停对外援助,爱沙尼亚自己没多少实力,自然慌了神,赶紧想拉上中国壮声势,毕竟在他们眼里,中国的态度好像能左右战局似的。 更有意思的是,查赫克纳之前还扯过别的由头,说要是乌克兰输了,境内的稀土资源就得被中俄拿走,想靠这个刺激美国继续援乌。 这算盘打得太精,精到自己都圆不过来了 —— 一边怕得罪中国,在台当局办事处名字上磨了两年不敢越界,生怕重蹈立陶宛的覆辙。 要知道立陶宛当年敢用 “台湾” 名义设处,直接被中方降为代办级,出口暴跌 67%,一千多家企业快倒闭,还背了 470 亿美元债务,通胀飙到 20%,这种亏爱沙尼亚可不敢吃。 可另一边又想跟着西方反俄,甚至想让中国跟着他们的节奏走,哪有这么两头占便宜的好事? 他们大概忘了中国外交部早就说过的话,中俄企业的正常合作符合世贸规则,不针对第三方,也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爱沙尼亚自己一门心思给乌克兰送武器、建法庭,却要求中国去 “施压” 俄罗斯,这本身就双标得厉害。 再说特朗普的话也未必管用,美国自己对乌援助都快续不上了,查赫克纳却拿这个当借口,说到底还是想抱美国大腿,顺便在反俄阵营里刷存在感。 毕竟作为小国,要是没了西方的撑腰,他们在俄乌冲突里的那点 “存在感” 恐怕都保不住。 查赫克纳当面承诺一中原则,转头就拿特朗普当幌子干涉中俄关系,本质上就是投机。既想跟中国保持表面上的务实合作,不丢经贸利益,又想在西方阵营里站前排,靠反俄和施压中国博眼球。 可这种左右摇摆的心思根本藏不住,刚走出会谈室就急着表忠心,生怕西方看不见他的努力。 却没想过中国从来不吃 “拿大压小” 这套,更不会因为谁的一句话就改变自己的外交立场。 爱沙尼亚大概也清楚自己的分量,所以才不敢像立陶宛那样硬闯红线,只能在言语上找找存在感。 可言语这东西最不值钱,尤其是这种出尔反尔的言论,只会让人看清他们的真实目的 —— 不是真的关心停火,而是想把中国绑上他们的战车,帮着自己撑住反俄的场面。 毕竟没了外部助力,他们那些军援承诺恐怕也落不了地,更别说在国际上刷存在感了。 可惜这如意算盘打错了地方。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就是劝和促谈,从来不会跟着哪一方起哄施压。爱沙尼亚与其盯着中国喊口号,不如先想想怎么兑现自己的军援承诺,怎么应对美国可能断援后的缺口。 拿着特朗普的话当令牌,对着中国指手画脚,既显得自己没主见,又得罪人,最后可能落得个两头不讨好的下场。毕竟立陶宛的例子就在眼前,投机过头的代价,他们未必承受得起。 说到底,查赫克纳这波叫嚣更像一场表演,对着西方观众喊口号,想换点关注度和支持。可中国不吃这一套,国际社会也看得到其中的猫腻。 小国想在大国博弈里找位置没错,但靠出尔反尔和搬弄是非来刷存在感,迟早会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参考文章:邵永灵 11.06 人还在中国,爱沙尼亚外长就叫嚣:特朗普说了,中国对俄施压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