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明白的事,怎么台湾人不明白?常常觉得湾湾是一个道德和智商的洼地,看他们的思

未央秘史 2025-11-07 18:57:28

大家都明白的事,怎么台湾人不明白?常常觉得湾湾是一个道德和智商的洼地,看他们的思维,真的着急,怎么会有这样的脑子。 就拿沈伯洋这个事来说,大陆2025年10月对他以分裂国家罪立案侦查,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背后的信号分量,可台湾不少名嘴还在那儿掰扯“管辖权”,说什么“待在台湾就没事”,仿佛只要躲在岛上,就能无视国家法律的存在。 他们压根不想想,沈伯洋的分裂行径早就不是简单的口头叫嚣,而是实打实的有组织、有资金、有外援的犯罪活动。 沈伯洋的行为完全符合分裂国家罪的构成要件,他不仅成立分裂组织,还在课堂上曲解法律、煽动两岸对立,编造“大陆有十万第五纵队”的谣言,把陆生、陆配都打成“风险人群”,甚至煽动粉丝围攻统派学者,仅2024年以来相关举报线索就达370余条。 大陆对他的立案,是从之前的“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制裁升级到实质司法程序,这意味着反“独”已经进入法治化、常态化阶段,截至2025年11月,已有13名“台独”骨干被列入清单,关联企业被制裁40余项,冻结资产超2亿元,还和20多国建立了执法协作机制,就算这些人躲到天涯海角,终身追责也不会打折扣。 可台湾名嘴偏偏选择性忽略这些事实,只盯着“能不能抓到”这种表面问题,却看不到这背后“零容忍”的决心,说白了就是不敢面对“台独”已是绝路的现实。 更有意思的是,沈伯洋本人的操作早就把“台独”的虚伪暴露无遗。 他一边喊着“抗中保台”,煽动两岸对立,一边让父亲的公司以“中国台湾”的名义在大陆做贸易,赚着大陆的钱补贴自己的分裂活动,被揭穿后还百般狡辩。 被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后,他先是嚣张地说“没在怕”,转头就急着向台外事部门求助,问怎么避免引渡,后来又想和“黑熊学院”切割,把自己从“创办人”说成“荣誉院长”,被台湾网友嘲讽“属乌龟的,遇事就缩”。 这样一个前后矛盾、贪生怕死的分裂分子,台湾名嘴却还为他站台,讨论“立案是否合法”,不是智商不够,而是利益相关——他们要么靠炒作“反中”话题博流量、赚通告费,要么本身就和民进党当局、境外势力有牵扯,一旦承认大陆立案的合理性,就等于承认“台独”是犯罪,自己的饭碗也就保不住了。 再看普通台湾民众,其实不少人是被误导的。 民进党当局长期搞“去中”教育,在媒体上大肆渲染“大陆威胁论”,让不少年轻人从小就对大陆缺乏正确认知。 但即便如此,最新民调也显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民众比例已达58.3%,创近6年新高,87.3%的人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一份子,61.5%的人认为如果现状无法维持,统一的机会更大。 这说明大部分台湾民众心里是有数的,糊涂的主要是那些被利益捆绑的上层人士和被信息茧房困住的少数人。 那些名嘴之所以敢公然歪曲事实,就是利用了部分民众信息不对称的弱点,把复杂的国家统一问题简化成“地域对抗”,让大家忽略“台独”会给台湾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这些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从43.9%降至38.7%,旅游业损失超千亿新台币,青年就业机会锐减,这些都是“抗中谋独”的直接代价,可他们就是不跟民众算这笔账。 大陆对沈伯洋立案,本质上是打破了“台独”分子的幻想,明确了“分裂国家者必受严惩”的底线。 刑事立案不同于政治警示,一旦启动就具有不可逆性,不存在“和谈后撤销”的可能,这本身就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对于顽固“台独”分子,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可台湾一些人就是不愿正视这个现实,要么抱着“美国会出兵相救”的幻想,要么觉得“大陆不敢真动手”,殊不知美国的援助从来都是有偿且有限的,从沈伯洋拿美国资助就能看出,美方不过是把台湾当成遏制大陆的棋子,一旦真有战事,最先抛弃的就是这些“台独”分子。 那些名嘴天天在电视上鼓吹“抵抗到底”,可他们自己早就把资产转移、家人安置妥当,真正要付出代价的还是普通台湾民众。 说到底,不是台湾人天生糊涂,而是少数既得利益者为了自己的私欲,刻意制造认知鸿沟,把简单的国家统一问题搞得复杂化、对立化。 沈伯洋案的立案侦查,就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台独”的虚伪和危险,可那些被利益蒙蔽双眼的人,就算看到了真相也不愿承认,毕竟承认了就意味着自己多年的谎言和既得利益都将化为泡影。 而普通台湾民众,随着两岸融合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亲身感受到大陆的发展和惠台政策的好处,认知也在慢慢转变。 只是那些执迷不悟的名嘴和“台独”分子,还在做着自欺欺人的美梦,以为靠耍嘴皮子就能改变历史大势,这种拎不清的状态,只能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