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都要笑醒了 美国要搞社会主义了,听到这个消息,你说马克思他老人家会不会笑醒。90后小伙马姆达尼击败了老牌政客科莫,高票当选纽约市长。 这个34岁的印度裔穆斯林,带着民主社会主义者的标签横空出世,把纽约政坛搅得天翻地覆。 要知道对手科莫可是老牌建制派,曾手握纽约州州长大权,可最终却输给了这个政坛“后浪”,差距还不小——近9个百分点的得票差,足以说明纽约人的选择有多坚定。 马姆达尼的主张简直踩在了普通人的心巴上:对年收入超百万的富人加2%的税,冻结飞涨的房租,给5岁以下孩子免费托育,甚至要搞免费公交。 这些听起来充满“社会主义色彩”的承诺,戳中了纽约人最痛的地方——曼哈顿三居室月租中位数破3500美元,1%的人掌控44%的收入,贫富差距快把城市撕裂了。 他不是空谈口号的政客,早年做房屋止赎预防顾问的经历,让他见过太多家庭因房贷逾期被银行收走房子的绝望。 那种“拼尽全力也只能零星拯救几个家庭”的无力感,推着他走上立法之路,想用制度力量守护更多人的生活。 这种从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共情力,可比科莫那些空洞的政治话术管用多了。 年轻人的疯狂支持是他胜选的关键。45岁以下选民中,支持他的人比科莫多了43个百分点,社交媒体上满是他的说唱作品和街头演讲片段——这个曾用“小豆蔻”为艺名的嘻哈歌手,把政治主张唱进了年轻人心里。 多元背景更让他收获广泛共鸣,穆斯林、印度裔、移民后代的身份,精准契合了纽约这座移民城市的底色。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大概率骨感。他要新增90亿美元财政收入的算盘,被智库质疑算得太离谱,增税政策还得过州议会和州长这两关。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政府放话要卡联邦资金,共和党甚至想调查他的入籍资格,这些明枪暗箭都等着他去接。 所谓的“美国社会主义”,本质是民众对贫富分化的反抗,是对建制派漠视民生的不满。 马姆达尼的胜选不是社会主义在美国的胜利,而是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呐喊。可这位年轻市长能不能兑现承诺,能不能顶住各方压力把政策落地,还是个大大的问号——毕竟他之前推的免费公交,只撑了一年就夭折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