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宣布了:如果中国断供稀土,我们将采取必要手段。就在海牙上周的记者会上,荷兰公

史之春 2025-11-07 16:59:16

荷兰宣布了:如果中国断供稀土,我们将采取必要手段。就在海牙上周的记者会上,荷兰公开放话,语气里带着十七世纪那种“海上强盗”的自信。别只看口气,事实是硬扯不动现代供应链的。   其实荷兰这股自信啊,说白了就是仗着自己手里握着ASML这家公司。毕竟,他家造的光刻机,全世界搞半导体的都得求着买,荷兰可能觉得:你敢断我稀土,我就敢在光刻机上给你使绊子,这底气不就来了嘛。   可他们忘了,他们倚仗的ASML的光刻机再厉害,但里面还是藏着不少“中国密码”——就是稀土。要知道,光刻机造芯片,得用激光砸锡球产生极紫外光,这激光发生器里必须掺钕的稀土晶体,少了它激光能量根本不够,锡球都“点不着”。还有那能让晶圆在纳米级精度移动的工作台,差一丝一毫芯片就废了,这就得靠掺了镝和铽的磁体,这种磁体只有中国能稳定供应高纯度的。   甚至德国蔡司给他们造的镜头,抛光都得用咱们的氧化铈,不然那镜片的平整精度根本达不到要求——要知道那起伏不能超过0.3纳米,比北京到上海的铁轨起伏不超1毫米还苛刻。单台光刻机的稀土用量就得10公斤以上,占电机成本的三成还多,这可不是小数目。   而稀土这东西,小到手机屏幕、电动车电池,大到风电叶片、战机发动机,都得用它,堪称“工业维生素”。但稀土矿挖出来不能直接用,得经过磨碎、提纯、冶炼好几道工序,纯度得达到99.9999%以上,这活儿技术含量高着呢。   中国厉害就厉害在,从挖矿到做成能用的材料,一整套活儿都能干,而且又好又便宜。现在全世界90%以上的稀土精炼分离都是中国在做,技术比国外领先至少二十年,成本却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   荷兰要是想找替代的稀土,可比登天还难。澳大利亚的Lynas算海外最能打的了,可他们的重稀土还得靠中国供应,环保问题也天天头疼。ASML自己也急了,想把磁材生产搬到马来西亚,可那厂子最早2027年才能投产,现在根本指望不上,而且从澳大利亚运矿过去,单台光刻机成本得涨12%。   更要命的是,中国刚出了新规,只要产品里含0.1%以上的中国稀土,不管在哪生产的,出口都得咱们许可。这意味着荷兰就算找别的地方挖稀土,只要加工时用了中国的技术,照样绕不开中国。   现在的供应链早就是一张全球大网,每个国家都在网眼里牵着线。荷兰需要中国的稀土造光刻机,中国需要ASML的设备搞半导体,本来是互相靠着的关系。可荷兰偏要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把14纳米以上的光刻机都纳入管制,审批周期拉到90天。   荷兰他们忘了,ASML的饭碗也端在咱们手里——中国市场占了ASML42%的销售额,以前一年能卖几百台,现在因为管制跌到只剩几十台,营收缩水12%都是保守估计。之前中国加强稀土管制,ASML的股价一下就跌了不少,市值蒸发了几百亿欧元,他们首席财务官都承认生产可能延迟,这就是现实给的教训。   荷兰说要“采取必要手段”,可真要做起来才发现没辙。自己建稀土加工厂?光环保评估就得好几年,提炼一吨稀土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处理成本高得吓人,欧美国家根本不愿意干这苦活儿。就算真建起来了,等他们能生产了,中国的技术说不定又升级了。就像中科院最近搞出了不用镝的磁体技术,能减少70%的重稀土用量,咱们还在不断降低自己的依赖呢。   反观荷兰,除了ASML还有啥?这公司可是荷兰高科技产业的支柱,要是ASML不行了,荷兰的GDP都得掉一块,欧洲汽车业也得跟着遭殃。之前安世半导体跟咱们闹僵,咱们一停生产线许可,欧洲车企就缺芯片停产了,欧盟天天催着荷兰赔偿,一天就得4000万欧元,这滋味他们没忘吧?   而且咱们的28纳米国产光刻机都进入测试阶段了,良率能到90%,成本才是ASML的三分之一,今年就要交付10台以上,再过几年说不定根本不用求着买他们的设备了。   所以说,荷兰那硬气的口气,更像是虚张声势。十七世纪靠抢靠垄断的强盗逻辑,在现在的产业链面前早就行不通了。现在拼的不是船坚炮利,是谁的产业链更完整、技术更过硬。中国在稀土领域深耕了几十年,从技术到成本再到产能,早就筑起了别人越不过的坎儿。这供应链就像拧在一起的绳子,越拉越紧,真要硬扯,不光别人疼,自己也得受伤。荷兰要是真拎不清,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的企业和老百姓,毕竟口气再大,也拧不过现实的大腿啊。

0 阅读:1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