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当太阳行至黄经225度,立冬如期而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是冬季的起点,标志着万物进入休养与收藏的季节。 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时北方水面初凝,土地微冻,而南方的秋意尚未散尽,冷暖交织间,天地悄然换装。立冬不仅是气候的转折,更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节点。农谚云“立冬补冬,补嘴空”,人们以美食犒劳一年的辛劳,北方饺子、南方暖汤,皆是为抵御寒冬积蓄能量。 在这一天,古人会举行“迎冬”仪式,天子率臣民祭拜冬神,祈求平安过冬。而民间则注重“藏暖”,添衣进补,围炉闲话,在渐寒的时光中沉淀心绪。立冬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命的节律在静默中酝酿新的轮回。 寒冬虽至,却非终结。冰霜覆盖的土地下,生机正悄然蛰伏,等待下一轮春晖。立冬,是结束,亦是开始。
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当太阳行至黄经225度,立冬如期而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
曾经沧海在路上
2025-11-07 16:14:32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