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前总理牵涉350亿案,NACC出手调查,阿努廷表态不干预 2024年8月,泰国前总理赛塔·他威信召开内阁会议,决定把5家国家专项金融机构原用于还贷、付息等的350亿泰铢资金,转去推行“一人一万泰铢数字钱包”计划,这笔钱不是额外印制的,而是从其他项目里调出来的,当时参加会议的部长们基本都同意了,没有人在会上提出反对意见,这件事后来被重新提起,引发了不少争议。 2025年9月新政府开始运作,阿努廷接手相关事务,他没有直接介入调查工作,也没有完全置之不理,而是让国家反腐败委员会自行处理,同时强调程序一定要合法,这话听起来保持中立,实际上显得很聪明,当时他本人并非总理,也没有出席那次会议,所以责任撇得很清,他还提到内阁成员通常都会支持符合宪法的提案,意思是赛塔所做的事应该由赛塔自己负责,表明阿努廷没有参与其中。 NACC正在调查这笔资金的划拨流程是否合规,他们不针对所有人,只核对会议记录和相关文件,若当时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并能提供证据,将作为责任认定的参考依据,这种做法有些新意,泰国官场一向强调集体决策,提出异议的人往往会被边缘化甚至受处罚,但这次将异议记录纳入责任认定考量,等于给想说真话的人留了出路,我认为这一步很关键,以后开会时可能真的会有人敢于发言了。 这笔钱的使用方式本身就存在争议,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内阁是否可以临时调整预算,支持者认为这是为了应急,数字钱包能够刺激消费,帮助民众度过困难时期,反对者则质疑为何要调整相关专项预算,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筹集资金,比如发行债券、增加税收或暂缓执行,到目前为止,官方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这件事如果调查清楚,可能会推动《公共财政管理法》的修订,以避免未来再有人利用漏洞。 新政府没有直接处理案件,而是利用NACC来提升自己的形象,他们之前主要宣传打击电信诈骗,现在又支持调查预算问题,看起来显得很廉洁,实际上是在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新政策实施后效果不太好,老百姓抱怨很多,不如把焦点转移到前任政府身上,这样既能展示自己的正直,又能避开当前的麻烦,政治这件事,有时候不行动比采取行动更安全。 公众最关心数字钱包发给了哪些人,花了多少钱,有没有被骗子拿走,这些数据官方一直没公开,大家只知道钱从哪里来,却不知道流向了哪里,银行和数字经济部作为执行单位要负什么责任,国家反腐败委员会会不会调查他们,目前还说不准,老百姓虽然会抱怨,但没有人去追问资金的具体去向,反而一直在争论钱是怎么来的。 在东南亚地区,许多国家处理问题时,要么让全体人员一起承担责任,要么找几个人来承担过错,而泰国这次的做法有所不同,他们开始将异议记录纳入责任认定考量,虽然事情还没有最终结果,但这个变化值得关注,像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些地方,官员很少会公开反对上级的决定,如果泰国真的能把“允许提出异议并纳入责任认定”变成一种惯例,那对整个官僚体系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我认为这种做法比单纯查出几个腐败官员更有意义。 截至2025年11月,调查仍在推进,赛塔及其内阁成员还在等待最终结论,阿努廷政府则继续表示自身清白,一边强调程序正当,一边刻意保持距离,普通民众也在等待一个明确说法,涉及资金去向、相关专项预算被选中的原因以及责任归属等问题,这些答案可能仍需时日才能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