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宝妈找到一份夜班工作,但找不到人带孩子。只好给宝宝喂完安眠药再去上班,宝妈发帖称,只剩200元,马上要交房租,需要很多钱,实在给不起,赶快上班赚钱,妈妈只能对不起你。网友纷纷炸锅。 近日,一宝妈在网上发帖倾诉,字里行间的无奈与愧疚引发全网热议。 帖子中,她透露自家经济陷入绝境,兜里仅剩200元,房租即将到期,宝宝的奶粉、尿不湿等必需品也早已捉襟见肘,生活的重压让她喘不过气。 女子家中经济困难,她独自一人带孩子。 为了照顾孩子,她没有了收入来源,经济捉襟见肘。 可要是工作,孩子也没有人照顾,女子陷入了两难。 经过一番折腾,她终于找到一份夜班工作,可夜间带娃的问题始终无解。 她曾四处打听托育机构、求助亲友,要么费用高昂承担不起,要么无人能搭把手,而孩子年纪尚小,夜里还时常闹腾,根本无法单独留在家中。 “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对不起你。”宝妈在帖子里满是自责地写道。 想着今后的生计,念着孩子的各项开支,走投无路的她最终狠下心,将碾碎的安眠药兑进温水喂给孩子,待孩子睡熟后,才匆匆赶去上班。 帖子一经发出,网友瞬间炸锅。有人心疼宝妈的绝境与无助,感慨底层单亲妈妈的生存不易。 更多网友则强烈反对这一行为,认为安眠药会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纷纷呼吁她寻求官方帮助。 据悉,相关情况曝光后,当地警方迅速介入调查核实。 令人欣慰的是,经检查,宝宝目前情况良好,身体并无大碍。 妇联等部门也第一时间联系到该宝妈,为她提供了临时救助金、公益托育名额等关爱帮扶,同时协助她对接了一份时间更灵活的白班工作,缓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未成年人的健康权益受法律绝对保护,监护人不得以生计困难为由规避法定职责。 即使面临经济压力,也应通过合法救济渠道解决问题,而非采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极端方式。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2条规定:若因经济困难导致监护缺失,可申请民政部门对未成年人进行临时监护,避免采取极端行为。 女子遇到这种难处,可别选喂药这种伤害孩子的极端办法!直接找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求助就行。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条规定: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负有保障未成年人生活、健康、安全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抚养、教育和保护职责,关注其生理与心理需求。 宝妈喂服安眠药的行为,直接侵害了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权,违反了监护核心职责。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8条规定:若监护人严重侵犯被监护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可根据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同时要求其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一旦法院撤销监护资格,宝妈就不能再直接照顾、监护孩子,会指定其他合适的监护人,比如亲属,但她仍要继续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等,不能因为没了监护权就不承担抚养责任。 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