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中国方面突然宣布了对美方的最新要求:撤回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周边的

大气原野 2025-11-07 12:24:40

就在刚刚。 中国方面突然宣布了对美方的最新要求:撤回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周边的核武器与导弹。 话挑明了,线要往前推不行,安全底线不能被挤。周边形势不是一天形成的,中国这次把话说足,就是要把节奏拉回稳态。 从二战结束算起,冲绳基地持续运转,关岛长年储弹,冷战时期B-52从安德森起飞巡航西太,这些前沿点位一直在压中国近海的安全空间,问题积累到了今天。 进入2000年代,美军在韩国部署爱国者并长期轮换防空力量,嘴上说防威胁,实际把火力网前移。中国这边同步完善防空体系和远程打击圈,目标很清楚:不让风险靠近家门。 近几年节奏更快。岩国长期驻有美军F-35B并持续扩充,关岛设施升级提高弹药和保障能力。据媒体报道,2024年美军在菲律宾北部演习时临时部署中程系统,区域紧张度上扬。中国的反应是扩大海空常态巡护,把监视和处置链条打通。 具体到器材,东风-17已形成规模,机动性强、抗拦截能力高,针对前沿节点具备有效威慑。日韩的反导虽然铺得密,但面对机动目标拦截窗口有限,这就把前推的冲动压住了。 海上力量也在到位。福建舰今年已启动海试,后续与大型驱逐舰编队开展远海训练,重点是覆盖关键通道、保持持续存在,对方航母轮转来去,中国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 天上和海下的“眼睛”和“耳朵”密度在提升,预警、侦察、反潜、电子支援形成链式工作,对方前沿雷达与侦察机活动一出现,信息流快速进入各个处置单元,减少误判。 在多边场合,中国持续倡议地区无核化与部署透明。对未确认的前沿核相关动向,坚持披露与核查的原则性立场,区域内不少国家关注风险上升,这份担忧需要被看见。 科技和供应链是稳住节奏的另一手。关键材料和设备的出口规则可以根据风险进行优化,传感器、推进剂、耐高温材料等环节一旦收紧,会影响对方前沿系统的维护节奏,这属于合规工具箱。 演训层面,中国强调按计划、按通告开展远海与近海联训,岸、舰、空协同更顺畅,既展示能力也降低误解概率。对方频繁演习,中国用公开透明和稳定节奏回应。 舆论上,中国重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以可核验的方式增强外界信心;对方围绕战术核的讨论时紧时松,区域国家不愿被卷入,这一点要持续沟通。 如果美方坚持不撤,中国的组合拳会继续推进:前沿监控更密、精准打击更稳、海空存在更常态、规则倡议更具体,目的只有一个,让风险退回到外海。 这件事的主线始终没变:把危险挡在门外,把周边守得住。撤回才是降温的正解,不撤就用实际行动把安全线稳稳立住。

0 阅读:1
大气原野

大气原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