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打多久我就陪多久!只要大陆战机敢越线,台军就开第1枪击落。 这些年两岸关系

芝士讲解员 2025-11-07 10:36:22

你要打多久我就陪多久!只要大陆战机敢越线,台军就开第1枪击落。 这些年两岸关系越来越紧绷,大陆的军机在台湾附近飞来飞去,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回想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两岸交流就凉了半截,大陆觉得台湾当局在搞独立小动作,于是军机巡航就成了回应方式。 一开始只是偶尔飞一飞,提醒大家别越界,可后来次数蹭蹭上涨,到2021年已经破纪录,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后,更是直接飙到上千架次。 转眼2025年,前九个月就超两千次,好多还直接跨过那条想象中的海峡中线。 台湾那边呢,早年还挺硬气,军方高层放话,说大陆飞机敢过来就打第一枪,奉陪到底。 可实际情况呢?他们大多时候就用雷达盯着,广播喊喊“快走开,不然有你好看”,大陆飞机呢,回一句“哪来的中线”,就这么你来我往,成了日常拉锯战。 台湾媒体起初还大张旗鼓报道,后来慢慢只剩数据统计,现在干脆不怎么提了,感觉大家心里都门清,这事闹不出大动静。 再看深层原因,两岸军力对比拉开太大差距了,大陆这些年军工突飞猛进,歼-20隐形战机、歼-16多用途战斗机,还有东风导弹系列,阵容豪华。 相比之下,台湾的F-16V算是顶梁柱,但数量少,技术上也落后一截。 记得2023年大陆的“联合利剑”演习,航母编队绕岛转悠,无人机侦察,战机群压境,台湾的“汉光演习”呢?模拟防御,结果导弹打偏,坠海去了,操作员手忙脚乱。 台湾军费年年涨,可钱大多花在美国武器上,交付还老拖后腿,比如爱国者导弹系统,本来说好2024年到货,结果推到2026年,还有些二手货色,性能打折。 美方卖武器赚得盆满钵满,但真到紧要关头,他们的承诺模模糊糊。 拜登时代就说过会协防台湾,可特朗普复出后,政策摇摆不定,2025年美印太司令公开讲,美军不会常驻台湾外岛,只帮评估民防,意思是台湾得先自己扛住。 欧洲国家也掺和,比如法国卖潜艇给台湾,但交付遥遥无期,日本倒是热心,拉台湾入“印太战略”,可实际援助有限,更多是嘴上支持。 话说回来,台湾军方态度也变了味。早年喊“打多久陪多久”,听起来豪迈,现在改口“自卫反击”,还得大陆有“明显敌意”才动手。 军中老将私下吐槽,这话听着像学大陆的腔调,其实是底气不足。 内部问题一大堆,新兵训练就四个月,实弹射击就一次,五发子弹,天气热或下雨就歇菜,士兵们被叫“娇气包”。 征兵难,年轻人宁愿上班也不想从军,2024年延长兵役到一年,还是怨声载道。 民间调查显示,八成岛民不想卷入战争,家里有适龄男丁的更愁,士气低迷,军官退休后直言不讳,说很多人迷茫,不知道打仗是为啥。 大陆那边呢,军演越来越实操化,2025年4月的“海峡雷霆”演习,出动上百架机,台湾战机上去拦截,反被围堵,导弹部队一动不动,怕打到自己人。 类似事多了去,2024年底大陆无人机群飞过台湾上空,拍了高清照,台湾防空系统愣是没反应,事后才说“监控中”。 台湾当局呢,靠“外交”突围,2025年和立陶宛签经贸协定,换来欧盟小额援助,但大陆施压,立陶宛企业丢了中国市场,后悔不迭。 经济上台湾依赖大陆,出口大陆占四成,半导体产业虽牛,但供应链离不开大陆原料,一旦开打,台积电停摆,全球芯片荒,苹果三星都得哭。 民众生活呢,物价涨,电费贵,年轻人买房难,战争阴影下,移民潮涌现,2025年前半年就有上万台湾人移居日本和澳洲。 大陆的策略也聪明,不光军机飞,还搞经济统战,惠台政策吸引台商,福建平潭建对台通道,方便交流。 台湾年轻人去大陆求职的越来越多,抖音、淘宝成日常,文化融合悄然推进。 军演外,大陆还推“和平统一”叙事,2025年两会强调“一国两制”升级版,承诺台湾自治权更大,岛内有些人动摇。 反观台湾,绿营当局炒“抗中保台”,但蓝营和民众党反对,议会吵翻天,2024年选举后,赖清德上台,政策延续,但支持率滑坡。 美台军售丑闻爆出,2025年美国公司被曝腐败,武器溢价卖给台湾,岛内抗议不断。 大陆军机越线次数多,但从不先开火,强调“维护主权”,国际媒体如BBC报道时,常说这是“灰色地带”战术,威慑而不升级。 事情发展到现在,台海像个火药桶,但没人真想点燃,台湾喊狠话,实际动弹不得,大陆稳扎稳打,掌控节奏。 未来呢?要是美中贸易战缓和,台海或许松口气,但芯片争端升级,又得紧张。 岛内选举周期一到,话题又热炒,普通老百姓看在眼里,盼着和平,别让政客的游戏毁了生活。 这场拉锯战提醒大家,和平来之不易,两岸一家亲,多交流少对抗,才是正道。咱们老百姓图个安稳日子,政客们多想想民生吧。

0 阅读:18
芝士讲解员

芝士讲解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