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之后,深圳又杀出一个“全球第一”![听歌] 继大疆无人机风靡全球之后,本土企业拓竹科技在短短四年内,占据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约28%的份额,成为行业新锐。 四位曾在大疆负责机械自动化与控制系统研发的工程师,注意到当时市面上的3D打印机普遍存在校准流程繁琐、故障率高的问题。 他们决定创办拓竹科技,让3D打印真正实现开箱即用,经过持续研发,团队在2022年推出X1系列打印机。 该设备采用智能振动补偿算法,将打印速度提升至每秒500毫米,较当时主流机型(如Creality Ender-3)提升约五倍。 它实现了16色同步打印功能,这在当时的消费级领域属于技术突破。 拓竹的成功不仅依靠硬件创新。他们打造的MakerWorld模型社区,目前注册用户已突破120万,月均新增可打印模型达12万款。 2025年接入腾讯混元3D生成技术后,用户通过文字描述或上传图片就能自动生成可打印文件,大幅降低了建模门槛。 这种“设备+平台+内容”的闭环,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体验3D创作。 在深圳湾万象城的体验店里,透过玻璃舱体,参观者可以看到从动漫手办到可活动的机械齿轮等各种打印成品。 最新款H2D打印机新增双头混合打印与激光雕刻功能,上市十天即售出1.2万台,实现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 面对全球市场竞争,拓竹采取差异化策略:在美国主打支持多材质的专业机型,在日本与动漫IP合作推出定制潮玩,在欧洲则开发适合STEAM教育的课程套装。 创始人陶冶少年时期就喜欢拆解电器研究机械结构,他将“竹子精神”融入企业管理——每个产品版本必须通过2000小时耐久测试才可上市,这种既追求创新速度又注重技术沉淀的理念,正是深圳科技企业的缩影。 随着3D打印技术持续进化,我们或许很快就能在家中定制智能家居零件、个性化运动装备甚至医疗辅具。 网络上对于这一支科技“新贵”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四个大疆出来的工程师太牛了!果然解决痛点才能创造价值,现在3D打印机都能一键打印了,想起当年自己组装机器的血泪史了。” “在深圳50公里内搞定全部配件不是吹的!我们小厂做智能硬件也是今天下单明天拿到电路板,这种效率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刚在MakerWorld社区下载了个手机支架模型,从下单到打印完成只要半小时,这才是真正的‘即需即打’!” “带孩子去万象城看过那个巨型培养皿,小朋友盯着打印小恐龙眼睛都不眨。现在买他们的教育套装在家就能上STEAM课。” “拓竹的“硬件+社区”模式很有想象力,不过要持续增长还得看专利布局和海外本地化运营,日本潮玩店这个切入点很聪明。” “16色打印确实突破,但材料兼容性才是下一个战场。如果真能实现金属/塑料混合打印,家里DIY无人机都不是梦!” “随着AI建模和材料进步,未来我们或许真能像打印照片一样打印智能家居产品。” “把专业设备变成大众消费品、用社区生态留住用户、借深圳供应链快速迭代,这种‘技术普惠+本地制造’的模式,正在让3D打印从极客玩具变成创意工具。” 你看好3D技术在未来生活中的哪些应用场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创意! 信息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