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黄仁勋嘲讽美国政客没脑子,你把芯片白给解放军用,人家也不会用。据CNN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接受专访时,对美政界一些声音进行了嘲讽。为啥这么说?他看得透,这背后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战略问题,谁会把国防安全寄托在对手可能随时断供的芯片上? (信息来源:日照网——黄仁勋:中国芯片爆发了,我希望能找到新的平衡!中国芯片崛起与美国制造的新征程) 7月13日,美国 CNN 的专访镜头前,英伟达 CEO 黄仁勋的一番话像颗炸雷,这位科技大佬,毫不客气地嘲讽美国政客根本没搞懂状况,天天担心顶尖 AI 芯片流到中国军方纯属瞎操心。 黄仁勋一句话点透关键,中国国防最讲究 “自主可控”,把国家安全拴在对手随时能掐断的技术上,这根本不符合基本常识。更何况中国早有足够的算力,压根犯不着依赖英伟达芯片。 这番话不光戳破了美国芯片管制政策的自相矛盾,更把全球科技格局洗牌背后的利益拉扯和战略较劲摆到了台面上。 这事得从2022 年 10 月说起,美国商务部一纸禁令,直接不准英伟达把 A100、H100 这些高端 AI 芯片卖给中国,算是拉开了技术封锁的架势。之后管控越来越严,今年4月的新政,连英伟达的 “缩水版” H20 芯片也不让卖了。 连续打击下,英伟达亏得肉疼——45 亿美元的芯片砸在手里卖不出去,少赚了 80 亿美元不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几乎垄断的 95% 跌到零,彻底丢了这个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黄仁勋敢说真话,说白了就是对这种 “两败俱伤” 的局面忍无可忍。作为老板,他比谁都清楚丢了中国市场的后果,也早看透了技术封锁的荒唐。 访谈里,黄仁勋还举了稀土的例子,说限制政策往往会逼得被制裁方自己搞替代,美国这次的芯片封锁,刚好起了 “倒逼” 作用。 事实还真就是这样,压力之下中国芯片企业反而冲得更猛。 华为的昇腾 910C 芯片性能赶上了 H100 的八成,用起来却只要十分之一的成本,从零件到组装八成以上都是国内搞定,2025 年三季度在国内市场已经占了四成多份额。 华为还搭了个昇思开发平台,吸引了 400 万开发者,国内一半的大模型都在这上面做的,大厂也纷纷把业务从英伟达的系统转到国产平台上,显然国产芯片已经能顶上来了。 黄仁勋看得很透,美国这招根本行不通,反而会催着中国技术快点成长,早晚能和美国科技行业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黄仁勋的话刚出口,美国政坛立刻炸了锅。面对美官员的猛攻,黄仁勋没怂,公开场合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中国是全球科技圈缺不了的市场,美国企业得进去才能保住技术话语权,把中国排除在外,等于主动放弃制定规则的机会。 这分歧其实暴露了美国科技政策的大矛盾。政客们为了选举和所谓的 “安全”,只想靠强硬限制捞短期好处;但科技企业更在乎长远的市场和技术生态,两边拧不到一起,只会让美国科技产业越来越被动。 中国面临技术封锁,虽然一开始有点疼,却逼着半导体产业链更快地实现 “自主可控”,国产芯片从硬件到生态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也给全球科技行业多了个新选择。 而对全世界的科技圈来说,黄仁勋的话逼着大家思考,全球化都这么深了,靠技术封锁真能保住 “安全” 吗?把技术和政治绑在一起,会不会搞断全球产业链、拖慢创新脚步? 这些问题的答案,正在中美科技的较量中慢慢浮出水面。 说到底,美国想用技术封锁卡中国的脖子,既违背了市场规律,也忘了创新本来就需要开放。这场科技博弈里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尊重市场、敞开合作,才能让全球科技产业一起变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