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婆婆去世火化后,女子和丈夫去捡骨灰时,发现骨灰里莫名其妙多出四个大钢钉。女子纳闷了,婆婆生前从没做过手术,做核磁也没发现体内有金属,她严重怀疑这骨灰不是她婆婆的,无法给老人下葬。殡仪馆工作人员一口咬定,从遗体到骨灰,他们有完整的闭环,这个肯定是女子婆婆的骨灰。双方查看火化场的监控,结果刚好缺少了最关键的一段视频,殡仪馆的解释更是让女子难以接受。 近日报道,蔡女士的婆婆因病去世,一家人本来够伤心的了,结果在处理老太太身后事时发生的事情更气人,婆婆的骨灰里竟有四颗根本不该存在的钢钉。 当时,蔡女士打开婆婆的骨灰盒时,看到两颗钢钉牢牢镶嵌在腰椎骨上,另外两颗因为高温已经变形,散落在骨灰里。 殡仪馆起初的回应是“可能老人生前做过手术”,这种说法显得轻率,也让矛盾进一步激化。 要知道,婆婆生前长期卧床,蔡女士每天给婆婆擦身、翻身,最清楚她的身体状况。 她确定婆婆生前从来没有做过任何手术,也没有一点手术的痕迹,这一点,不只是她个人的判断,医院的病历记录也显示婆婆“无手术史”。 早前的核磁共振检查,更明确显示体内不存在任何金属物品,个人经验、医疗档案和影像检查三者完全一致,这些钢钉根本就不是婆婆体内的。 这四颗钢钉,直接刺入一家人的心里,原本蔡女士一家希望婆婆能按照愿望与丈夫合葬,好好入土为安,但钢钉的出现让这个简单的愿望无法实现。 至于这堆骨灰是不是自己婆婆还不知道,现在根本没法处理,要知道,对很多中国家庭来说,人死为大,骨灰是逝者留给家人的最后寄托,现在可好,抱着的都不知道是不是婆婆,哭都没地方哭。 家属很快发现,无论殡仪馆如何解释,这些钢钉都不可能是正常的流程结果,殡仪馆宣称火化流程使用独立的“捡灰炉”,全程闭环,理论上不可能出错,但口头承诺在物证面前毫无说服力。 根据《殡仪服务规范》,火化后必须彻底清理金属残留,并要求全程核对身份,这些都是强制性规定。 而家属要求查看监控以确认闭环操作,但最关键的捡拾骨灰环节录像因“线路老化”缺失,这个监控空白让殡仪馆的解释无法自证。 钢钉的来源只有两种可能:要么遗体在送入火化前就被弄混,要么火化炉在上一次使用后没有彻底清理。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显示了殡仪馆在操作流程上存在严重漏洞,这种失误不仅侵犯了家属的知情权,也可能带来法律责任。 目前,蔡女士一家仍在等待警方调查,同时DNA鉴定可能成为最终裁定,四颗钢钉已经不只是物品本身,它们是证据,是对殡葬机构诚信和流程管理的严肃考验。 信源:民生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