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教师火了!他一句话点醒了无数家长和老师:让家长去监督作业,真的是“天经地义

马玉平 2025-11-06 14:53:42

这个老教师火了!他一句话点醒了无数家长和老师:让家长去监督作业,真的是“天经地义”吗? 近日,一段关于“让家长监督批改作业”的讨论火遍网络。一位资深老教师的一番话引发了热议,他直言:“让家长去监督作业,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现在的老师觉得让家长去监督批改孩子的作业是天经地义,那要老师干嘛?” 老师的质疑:老师的职责不应被“外包” 在传统观念中,家庭和学校各司其职。家长负责陪伴和引导,老师负责教学和作业批改。然而,随着“作业监督”成为“家校合作”的新常态,不少老师开始觉得压力山大。 这位老教师的观点直击要害:把作业批改的责任“外包”给家长,似乎变成了“理所当然”。他质问:老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应该专注于教学设计、学生能力培养,而不是每天盯着作业的细节? 家长的困惑:压力山大,焦虑不断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作业繁重,自己又不专业,批改起来不但费时费力,还担心出现偏差。有的家长甚至因此与老师产生误会和矛盾。 “我只是想帮孩子检查一下,没想到会被老师批评不负责任。”一位家长说。实际上,很多家长都希望老师能专注于教学,而不是把“作业监督”变成家庭负担。 社会的反思:教育的本质在哪里? 这场争论折射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们是否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 老师的职责应当是引导和启发,而不是成为“作业的监管员”。家长的角色也不应变成“作业监工”,而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和引路人。 未来的教育:合作而非取代 真正的“家校合作”应是优势互补,而非责任转嫁。老师提供科学的教学方案,家长给予适度的支持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成长。 有人建议: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比如智能批改系统,让老师解放出来,专注于教学创新;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减轻家庭和老师的双重压力。 结语:呼吁理性看待“作业监督” 这位老教师的话,提醒我们:教育应回归本源,关注学生的成长,而不是机械地追求“作业批改”的完美。让我们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教育环境,让老师、家长和学生都能在合作中找到最合适的位置。

0 阅读:11
马玉平

马玉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