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相斯霍夫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因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中资企业,被各路媒体围堵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2025-11-06 14:21:11

荷兰首相斯霍夫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因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中资企业,被各路媒体围堵,场面急转直下。他嘴里还在重复那句“不是针对中国”,现场气氛紧张,很多记者嗅出不对劲。他还说是因为安世CEO管理不善,这个解释放在西方国家身上,有点滑稽吧?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去年营收刚飙到147亿元,给荷兰国库缴了1.3亿欧元税收。   要搞懂这出闹剧的来龙去脉,得先说说安世半导体到底是块什么“香饽饽”。这公司可不是普通企业,骨子里带着飞利浦和恩智浦的基因,专做汽车、工业上用的功率半导体,简单说就是给电器“调速稳压”的关键芯片,新能源车、工厂设备都离不了它。   2020年的时候,中国的闻泰科技花了332亿元真金白银把它从恩智浦手里买了下来,当时荷兰政府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审查来审查去最后给批了——毕竟谁会跟能带来就业和税收的金主过不去呢?   闻泰接手后,安世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在荷兰、德国等地的工厂越开越大,雇了几千当地员工,每年给荷兰缴的税都不是小数目。可树大招风,尤其是沾了“中国企业”的边,就难免被美国盯上。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二话不说把闻泰科技列进了“实体清单”,理由扯得很,说什么“潜在技术转移风险”。   这还不算完,到了2025年9月29日,美国又出了个更狠的“穿透性新规”,宣称被列清单的企业,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也得跟着受限制——安世作为闻泰的全资子公司,正好撞在了枪口上。 美国这边刚发令,荷兰那边就跟接到剧本似的动了起来,速度快得让人怀疑早有预谋。   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发公告,说要冻结安世全球30个站点的资产,从库存晶圆到生产设备全算在内,算下来总价值得有5亿欧元往上。他们给自己找的理由是“维护供应链稳定”,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跳舞。   当天荷兰籍的安世首席法务官,还有德国籍的CFO和COO,仨人直接联手向法院提交了紧急申请,告自己公司的CEO张学政“决策失误”。 接下来的操作更是把“预设剧本”四个字写在了脸上。   10月1日,荷兰企业法庭连庭审都省了,直接下令暂停张学政的职务,还把闻泰持有的股份托管给了第三方。等到10月7日正式开庭,检察官翻来覆去就说一件事,说张学政“供应链协议更新滞后”,可能导致延误。可这芝麻大点的事,哪值得动用国家力量插手?   庭审刚开俩小时,法官就敲了锤子,不仅把张学政的职务再停七天,还直接派了个荷兰籍的临时董事接管董事会,一下子掌控了闻泰手里99%的股权。这临时董事也不含糊,上任第一天就封了公司的邮件服务器,翻出过去两年的技术文档挨个查——说是防技术外流,可2020年收购的时候怎么不查?   这事的幕后黑手没多久就被扒了出来。荷兰法院后来公布的文件显示,早在2025年6月,美国官员就跟荷兰外交部开过会,明晃晃地威胁说:“想让安世拿豁免?必须换掉中国CEO。”   美国《华尔街日报》还拿到了会议录音,里面荷兰官员跟安世的西方高管放话,让他们赶紧跟中国股东切割,不然美国的限制能让公司活不下去。说白了,荷兰就是美国的“打手”,之前阿斯麦光刻机的事是这样,现在安世的事还是这样,所谓的“欧洲主权”,在美军的军费清单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斯霍夫在峰会上被追问时,估计自己都觉得理亏。他心里清楚,荷兰这么干不仅坏了规矩,更是砸了自己的招牌。欧洲一直喊着“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结果荷兰说冻结中资资产就冻结,说接管企业就接管,这跟抢有什么区别?   以后哪个外资企业还敢来欧洲投资?万一哪天美国又看别的企业不顺眼,荷兰是不是还得接着当“打手”? 有意思的是,闻泰虽然暂时丢了控制权,但股权还在手里,经济收益也没受影响。   安世的员工也是懵了,好好的公司突然换了老板,还封了邮件查文档,干活都没心思了。有内部人士说,其实所谓的“供应链问题”早就解决了,临时董事查了半天也没找出啥技术外流的证据,最后只能干耗着。   美国那边也没给准话,到底给不给豁免还两说,荷兰这通操作,搞不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美国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个缩影,而荷兰心甘情愿当了棋子。   可棋子终究是棋子,美国要是哪天翻脸,第一个被牺牲的可能就是荷兰的利益。斯霍夫在媒体面前强装镇定的样子,跟那些被美国当枪使的欧洲政客没啥两样——嘴里喊着“不是针对中国”,身体却诚实地跟着美国走。   只是他们忘了,营商环境这东西,破坏起来容易,想再建起来可就难了。要是欧洲真把“不讲理”当成常态,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