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飞行员到南昌“进货”:成箱啤酒搬进机舱,抱着“东风-5C”一起回家 话说

恰似江楼月 2025-11-06 00:18:12

俄罗斯飞行员到南昌“进货”:成箱啤酒搬进机舱,抱着“东风-5C”一起回家 话说前几天,2025南昌飞行大会刚在瑶湖机场落幕,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挺大,尤其是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那帮人,不仅在天上秀了把苏-35的绝活儿,还在地上把南昌的啤酒和茶叶给“扫荡一空”,顺带抱走个“东风-5C”导弹的抱枕带回老家。这不光是场航空盛会,还透着中俄军方交流的接地气一面。大会从10月31日开到11月2日,吸引了上万观众,俄罗斯队是头一遭来南昌,表演的那些高难度动作,直接把现场气氛推到高潮。采购环节更成了焦点,成箱啤酒塞满伊尔-76运输机的货舱,那画面一看就知道他们是真爱中国货。整个事件反映出两国空军合作的日常化,不再是高大上的外交场合,而是像老朋友串门,顺手带点特产回去。 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这支队伍,建队时间不算长,但名气不小。1991年4月5日正式成立,基地搁在莫斯科郊外的库宾卡空军中心,一开始就定调用重型战斗机搞特技,这在国际上算独一份。早年他们用苏-27起步,那时候苏联刚解体,空军资源紧巴巴的,但队伍硬是咬牙练出来了。头一回国际亮相是同年9月去英国法恩伯勒航展,六架飞机拉烟迹,观众直呼过瘾。从那以后,他们的行程就铺开了,欧洲、亚洲到处跑,累计访问过几十个国家。队长叶夫根尼·马尔采夫那会儿掌舵,编排的动作套路强调重机机动性,比如眼镜蛇和落叶飘,这些玩意儿对推力矢量引擎要求高,稍有偏差就容易出岔子。队伍规模控制在12人左右,成员从空军精挑细选,每人飞行时长上千小时,轮换机制也严,保持战斗力。 到2000年代,机队换成苏-30双座型,方便教练带新人,训练效率上台阶。2010年后,又升级苏-35S,这款重型多用途战斗机,航电系统先进,干扰弹发射一气呵成,在表演中直接用上,视觉冲击强。俄罗斯空军把“勇士”当门面,不仅秀技术,还拉近国际关系。像2016年兰卡威航展,他们在热带天气下飞,机身热胀冷缩都得算计进去。2020年疫情那阵儿,队伍没闲着,转战线上模拟和国内巡演,积累了不少数据。阿列克谢耶夫接棒队长后,重点搞跨国联合,埃及、意大利的空军都跟他们搭过档。整个队伍的定位是展示苏霍伊家族战机的极限,干扰弹齐射那段,基本成了招牌,证明重机也能玩转空战规避。说白了,他们不是花架子,而是空军实战能力的活广告。 这次南昌行,是“勇士”队中俄交流的又一笔。大会主题是航空产业博览,俄罗斯队带了6架苏-35S加一架苏-30SM双座机,总共7架,表演时长20多分钟。从起飞到收尾,动作连贯,眼镜蛇机动拉起机头瞬间上仰,对头穿越间距控制在百米内,这些数据在空军圈子不算新鲜,但现场直观。干扰弹释放那会儿,金色箔条散开,模拟导弹来袭的防御,技术含量高。俄罗斯空军选南昌站,部分原因是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稳,去年珠海航展他们就来过,今年南昌是续集。 表演后,队伍没急着走,而是融进博览区采购,这环节最接地气。南昌本地啤酒成了香饽饽,他们买了成箱,估摸着每人至少两箱,塞进运输机货舱,固定得稳稳的。茶叶也少不了,江西绿茶口感清冽,跟俄罗斯伏特加搭着喝正好。还有那“东风-5C”抱枕,导弹模型做成枕头,灰布料简单,飞行员直接夹在胳膊上带走。这东西在博览区卖得火,象征中俄军工互信。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