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宣布了:如果中国断供稀土,我们将采取必要手段。 就在海牙上周的记者会上,一位

史之春 2025-11-05 21:58:39

荷兰宣布了:如果中国断供稀土,我们将采取必要手段。 就在海牙上周的记者会上,一位荷兰官员公开放话,语气里带着十七世纪那种“海上强盗”的自信。别只看口气,事实是硬扯不动现代供应链的。   真要是稀土断供,荷兰自家的“钱袋子”和“技术招牌”先得掉地上。咱们先说说荷兰最拿得出手的宝贝——阿斯麦的光刻机,这机器全世界就它能造高端的,一台卖好几亿,可里面藏着不少“中国稀土密码”。   光刻机里的激光发生器得用掺了铽的晶体,不然发不出精准的激光;那个能带动芯片移动的精密工作台,靠的是钕铁硼磁体才能转得又快又稳,原料钕和镨大多从中国来;连镜头抛光都得用高纯度的氧化铈,这东西中国的产量和质量都是全球顶尖的。缺了这些,再牛的技术图纸也变不成能干活的机器,阿斯麦的生产线就得停摆。   更关键的是,稀土这东西不是挖出来就能用的,得经过冶炼分离,把里面的17种元素拆分开,提纯到99.9999%以上才能用在高端设备上。这手艺可不是谁都有,全世界十成的稀土加工活儿,九成以上都是中国干的,别人想学都没那么快。   荷兰就算从澳大利亚、美国弄来稀土原矿,没有咱们的技术,也炼不出能用的“工业维生素”。美国倒是刚开了个新稀土矿,可最快也得2027年才能投产,还只敢说初期先提几种元素,想形成完整的加工能力,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   荷兰官员嘴里的“必要手段”,说白了就是找替代来源、搞技术突破,可这些都是听起来美,做起来难。先找替代材料吧,现在高端制造里用的稀土永磁体、催化剂,暂时还没找到能替代的东西。   比如光刻机里的磁体,换成普通材料要么转不动,要么精度差十万八千里,芯片的质量根本没法保证。再找其他供应国,全球能稳定出稀土的国家本来就少,而且大多只卖原矿,加工还得靠中国。之前有欧洲企业试过从缅甸弄稀土,结果要么纯度不够,要么运输成本比中国高一半,根本不划算。   再说荷兰的经济根本离不开阿斯麦,这公司一年卖几百亿欧元的光刻机,中国市场就占了42%的份额。要是因为稀土断供,阿斯麦停了产,不仅赚不到中国的钱,全球芯片厂都得排队等设备,到时候台积电、三星这些大客户肯定得急眼,荷兰的半导体产业招牌就得砸了。   更别说荷兰还有不少高端制造企业,比如做航空航天零件、精密传感器的,全都要用稀土,一家停摆可能带动一串企业跟着遭殃,工人工资、政府税收都得受影响。   之前荷兰还跟着美国限制对华出口高端光刻机,以为能拿捏别人,可没想到自己的命门攥在中国手里。2025年中国刚出了个稀土出口审批政策,要求每笔交易都得申请许可,阿斯麦立马就发了交期预警,说可能要延迟好几周交货。   这还只是“审批慢一点”,要是真断供,后果可想而知。有分析师算过,要是阿斯麦停产一个月,荷兰的工业产值就得降1.2%,相当于少赚几十亿欧元,这钱可不是小数目。   其实荷兰自己也清楚底气不足,那些硬气话更多是说给美国听的,想显得跟盟友一条心。可生意场上讲的是实在利益,不是喊口号。   中国手里的不只是稀土矿,更是整个产业链的话语权——从挖矿、冶炼到做成高端磁材、抛光液,咱们能把稀土变成“能用的宝贝”,这才是最核心的本事。荷兰没有这个本事,就算找来再多原矿,也只是一堆石头。   所以说,荷兰那所谓的“必要手段”就是虚张声势,真到了断供那一步,最先扛不住的肯定是他们自己。毕竟光刻机再先进,也得靠稀土撑着;国家再想硬气,也不能跟自家的经济饭碗过不去。十七世纪的“海上霸权”早就成了老黄历,现在的供应链里,谁握着关键环节谁才有话语权,这点荷兰要是想不明白,早晚得吃大亏。

0 阅读:0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