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50年,36军军长刘万春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会议,可是刚下车,就看到几

千浅挽星星 2025-11-05 17:05:32

[微风]1950年,36军军长刘万春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会议,可是刚下车,就看到几名全副武装的警卫战士向他走来,对他说:你被捕了!   刘万春是保定军校出身,早年间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是傅作义“绥远系”的核心成员之一,1949年,国民党统治大势已去,绥远地区的起义事宜被提上日程,刘万春的态度成为关键之一。   当时他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清楚国民党气数已尽,起义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受旧式军人伦理影响,对蒋介石所谓的“恩情”难以割舍,不愿彻底背叛。   这种矛盾直接体现在他的行动上,在起义策划的关键阶段,刘万春态度暧昧,对具体起义安排多有保留,甚至默许部下冲击当地进步报社,以此宣泄内心的不满与摇摆。   最终,在傅作义的周密部署和董其武的坚决推动下,刘万春才顺应潮流,在1949年9月19日的绥远和平起义通电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即便如此,他所率领的国民党第111军改编为解放军第36军后,部队仍出现纪律松弛、士兵离队等涣散情况。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成为刘万春命运的转折点,他对志愿军能否战胜装备精良的美军充满怀疑,投机心理开始滋生,觉得应该为自己“留后路”,他做出了一个致命决定:秘密联系台湾的国民党特务,寻求新的出路。   刘万春召见了自己最信任的亲信——36军辎重营营长,命令他设法通过香港的渠道,与台湾方面建立联系。   为了换取对方的信任,作为投靠的资本,刘万春将自己掌握的解放军军事部署、部队改造情况等核心机密,全部透露给了对方。   刘万春自以为行动隐秘,却不知我军情报部门早已注意到36军的异常状况,并展开了细致侦查。   不久后,一名携带赴港路线图和外汇券的营级军官被截获,这条通往台湾的情报走私链被彻底斩断,随后解密的密电更是提供了刘万春授意通敌的直接证据。   1950年,刘万春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他以为只是常规工作安排,毫无防备地踏上了行程,结果刚到火车站就被逮捕,面对确凿证据,刘万春起初还坚决否认,但很快便无法抵赖。   得知他被捕后,傅作义与董其武考虑到他在绥远起义中的功绩,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浴血奋战的经历,分别致信中央为他求情,中央综合考量后,采纳了“死罪可免”的意见。   最终,刘万春被判处无期徒刑,取消所有军职待遇,送往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在战犯管理所的二十多年里,他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   1975年,刘万春获得特赦之后定居北京,在政协从事文史资料整理工作,晚年的刘万春生活十分规律,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对于过往的经历绝口不提,婉拒了所有采访。    主要信源:(河北省泊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泊头市志)

0 阅读:1762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