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没了萨达姆!人民自由了,科威特没了萨达姆,不担惊受怕? 要说一句放在前面

椰子说历史 2025-11-05 16:57:10

伊拉克没了萨达姆!人民自由了,科威特没了萨达姆,不担惊受怕? 要说一句放在前面,萨达姆是强力统治者,人倒下之后伊拉克没有迎来新生,走进的是一段很长的碎裂期,这个判断更像是把时间线拉长看地面上的事,不是站在立场上喊一句口号就收工。 美军把人从地洞里拖出来,全球屏幕切画面,解读里写着正义与民主的到来,落在伊拉克街头是一副不同的面孔,掌声和礼花留在镜头里,治理和秩序落在社区巷子里,温度不一样。 萨达姆时期的工具很硬,党内清洗,安全机构高密度覆盖,库尔德地区遭到化学武器袭击,反对派被系统性打击,公共服务铺开,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公路网密集,供电供水维持,社会秩序在台面上运转,多民族多宗派被按在一个框里,压抑感存在,基本秩序也在。 像个把钟表拧到极紧的匠人,用力把内部缝隙封住,谁去掰动就挨一棍,这种办法不温和,国家机器却能动起来,美国人掀开盖子,齿轮弹飞,拼图散在地上。 科威特放烟花的理由很直接,1990年挨过打,萨达姆把兵推了过去,口径里说是拿回第十九省,落在现实里是石油,是债务,是强硬形象的展示,多国部队回击,沙漠风暴把伊拉克军队赶回去,科威特守住了国境,从那以后听到萨达姆的消息就紧绷,听到人倒下就松一口气,这是一国对威胁的反应,不是走进乌托邦的宣告,科威特今天还是王国体制,社会空间有边界,人口结构简单,宗派矛盾不复杂,避开了伊拉克那种火药味的爆点。 更大的拐点在伊拉克本土,美军以解放为名进入,第一项工程是去复兴党化,几十万党员退场,待遇取消,职业中断,这些人里有军警,有教师工程师,有行政骨干,这一层抽走,国家日常谁来接上,权力转移没有缓冲,旧体制整体被拆,像把修表的师傅一次性清空,台上留着一堆零件,接下来只能边找边装。 很快能看到宗派格局翻面,逊尼派丢位,什叶派抬头,库尔德人扩大自治,旧账摆到桌面,街区分线,路口设卡,社区的人被迫站到某一边,不站队的日常安全难以保证,美军按不住场面,开始扶人上台,扶持带来新的平衡变化,原先要压制伊朗的设想,落在地面成了什叶派主导政权坐稳,德黑兰影响力沿着通道进入。 伊斯兰国的胚胎来自哪,来自被挤出体系的逊尼派残部,很多是共和国卫队出身,是复兴党军官,是巴格达旧系统里的专业人员,失去岗位,收入中断,家园受损,新体制里空间很小,能走的路径剩下武装化,先是游击,摩苏尔和拉卡被拿下,搭建起税收司法行政金融和武装的整套框架,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地下组织,更像在废墟边上搭的替代国家,你不给身份,他自造一个身份,你不给位置,他自建一个位置。 时间往后推,ISIS被压缩到残余,选举在做,政府在运转,街头的现实仍然吃紧,巴格达中心区依赖隔离墙,爆炸风险列入日常预案,电力供给经常拉闸,水体污染时有通报,政治层面派系碰撞不断,治理里看得到腐败的影子,资源向少数武装和政客聚集,普通家庭收入不稳,年轻人就业靠关系网和临时工,社会节奏慢下来。 那谁赢了,科威特松了一口气,夜里不用盯着坦克出现的方向,区域安全靠美军部署维持,伊拉克民众面对的难题没有立刻消散,关于腐败的议题在公共场合被反复提到,很多指标和萨达姆时期对比并没有明显改善,美国投入资金和兵力,账本厚了一摞,伤亡写在纪念碑上,战略收益被伊朗渗透的速度抵消,伊朗拿到与巴格达沟通的稳定通道,影响力稳步增加。 把强人拿下不等于把国家搭好,重建要制度要过渡要包容,要一套能落地的规划,这些环节被跳过,从倒台直接想象到圆满,中间的空白把社会撕开,萨达姆倒下这件事呈现的不是胜利的终点,更像一次策略失衡的样本,一场拆强人而不建国家的试验,成本高,教训清晰。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椰子说历史

椰子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